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医学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认识,采用补肾化瘀壮骨法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客观评价补肾化瘀壮骨法对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尤其是对临床症状、血清钙、磷、性激素水平、骨密度测定、细胞因子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并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符合老年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50例,按1:1对照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和西药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片600mg,每日1次;治疗组给予补肾化瘀壮骨方中药水煎剂,每日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以4周为1个疗程,观察3个疗程。治疗前后两组分别评价其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治疗前后观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骨密度、血清钙、磷,雌二醇、睾酮,白介素-6等指标。全部数据以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数据经统计学处理无显着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①对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降糖效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空腹血糖改善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③改善骨密度(BMD):治疗后治疗组患者BMD均明显升高,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BMD的改善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④对血钙、血磷的影响:治疗前两组血钙、血磷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两组患者血钙均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磷均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钙、血磷的变化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性激素水平:治疗后治疗组男性患者雌二醇(E2)水平下降,雄激素(T)水平升高,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E2水平改善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治疗组T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无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女性患者E2水平升高,T水平降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E2水平升高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T水平降低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⑥对白介素-6(IL-6)的影响:治疗后治疗组患者IL-6较治疗前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IL-6改善较对照组有差异(P<0.05)。⑦安全性指标:治疗组患者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从初步临床研究来看,补肾化瘀壮骨法治疗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肾虚血瘀证,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在西医学指标方面,可以降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改善骨密度,调节性激素水平,且无肝肾功能损害,治疗本病安全、有效,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由于本人为境外学生,能力和条件限制,本研究病例数相对较少,今后需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