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植物赋研究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tanxiao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赋是指以植物为描写对象或以植物意象来寄情言志的赋,它的形成与上古植物文化有一定的关系,并伴随着赋体文学的发展的始末。植物赋的创作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仍有作品,魏晋继之。降至唐代,植物赋作为咏物赋中的一类,具有咏物赋的共性,但与此同时又呈现出自身的独特性。本文以史为纲,在总体观照的基础上,分析总结唐代植物赋的发展状况及创作特征,在立足文本的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及赋体文学发展特征,探究唐代植物赋的主题内容特征及艺术表现。通过相关分析与论述,力求挖掘及充分肯定唐代植物赋的文学与艺术价值。本文分五章对唐代植物赋进行论述。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缘由及意义,归纳总结植物赋及唐代植物赋的相关研究情况,提出研究方向及思路。第一章论述植物赋的概念及溯源问题。植物赋是以植物作为描写对象或以植物意象来寄情言志的赋。从题材来看,历代植物赋的分类有花、果、草、木四类。《诗经》众多的植物种类为赋体文学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比兴手法也在后来的植物赋中大量出现。《楚辞》中产生的“香草”意象群及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对植物赋的意象表现及艺术手法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论述先唐植物赋的发展概况。《橘颂》作为第一篇植物赋,开启了植物赋发展的先河,它的文体样式、句法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象征意义等均为后来的植物赋所吸收,并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表现形式。汉初植物赋从汉大赋中分离出来,开始以独立的姿态在赋坛占据着一席之地;主题上从比附颂德渐变为开始对创作主体情志的关注;艺术手法上表现为讲究声貌形容,细腻夸张。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植物赋的一次中兴,数量众多的植物赋在主题内容及艺术表现手法与前期相比更为丰富多样,这种特征也为后来唐代植物赋所继承,并有所创新。第三章主要从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分期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唐代植物赋的创作情况及发展规律。初唐植物赋以诏令和应和之作为主,寄情托志、物我合一的主题追求更加突出,赋体以骈体为主。盛唐时期的植物赋展现出了唐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赋体呈现多样化。中唐植物赋中的试赋作品数量增加,同‘时描写祥瑞与献贡类作品集中出现。晚唐植物赋受当时社会现实的影响,一方面出现了追求浮华丽靡的作品,另一方面也有慷慨激愤的不平之作。第四章主要探究唐代植物赋的主题内容。唐代植物赋的主题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是以感慨人生际遇、追求高尚情操为主的寄情抒怀类;其二是以描写祥瑞及献贡植物为主的颂德颂圣类;其三是以讽谏君王和指斥权臣为主的讽世刺时类。三类主题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作者的个性、文风紧密结合。第五章论述唐代植物赋的艺术表现。主要从创作意识、赋体形式、语言三个方面分析。唐代植物赋的创作意识表现为一种深刻的现实意识及强烈的创新意识。在赋体形式上涉及到骈赋、律赋、新文赋三类。语言上追求典雅清丽艺术风格。结语部分主要对论文的主体脉络进行梳理,肯定唐代植物赋文学艺术价值及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他文献
截止2012年,中国的农民工总人数突破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2%。巨大的数字背后,反映了这一群体的各种诉求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但是农民工群体由于自身能力较弱、
就益生菌在食品中应用状况及安全性评估进行了概述,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应用多媒体开展历史教学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直观性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加课堂教学容量,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丰富历史知识点,引导学生自学;生动再现历史事
为了进一步了解目前我国水稻生产的现状,本文从水稻生产大省之一的江苏省入手,采取农户抽样调查的方法,结合农业生产基础数据与文献统计数据,分析了水稻高产高效养分管理与农
目前,我们的阅读教学普遍重视单篇课文的教学,而轻视整本书的阅读指导,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在教学中,我们要课前激
随着经济社会迅猛发展,我国各类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各类公共危机事件层数不穷,对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以及社会和谐造成极大影响。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危机管理成了考察政府
在我国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粮食安全的相关内容首当其冲,文件对于如何保障粮食安全提出了许多细化的要求。由于我国粮食价格总体偏低,农民种粮的效益不高,收入增长缓慢,
高速压力机是工业生产中一种广泛使用的锻压机械,目前国产高速压力机的可靠性水平较国外有一定差距。要提高压力机的设计水平,对其机械结构件在工作时载荷状况作全面了解是必不
本文从土家族情歌的情感美、形象美、语言美三个方面为切入点探讨土家族情歌的审美特征。情感美,笔者从四个方面入手。一土家族歌唱真心、真情,通过情歌表达真实的情感,歌唱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