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内碳源增效释放及水解液氮磷去除的试验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z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挥发性脂肪酸(VFAs)是污泥厌氧水解过程的重要产物,是一种易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它不仅可以作为补充脱氮除磷系统的优良碳源,还可用作PHA的合成底物。因此,开发污泥内碳源一直是国内外的研究热点。由于微生物的细胞壁很难突破,水解成为污泥内碳源开发利用的控制因素。溶菌酶可以破坏微生物细胞壁,促进细胞内溶物流出。本课题通过生物方法强化了污泥内碳源的释放。试验采用厌氧水解反应器,研究了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剩余污泥水解过程中有机物(VFAs、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氮磷的释放情况,具体分析了污泥浓度、温度和pH值对污泥水解产酸的影响,确定了试验的最佳水解条件。在最佳水解条件下讨论了投加溶菌酶对污泥产酸的影响,并对污泥水解液中较高含量的氮磷去除进行了研究。课题首先在未对污泥进行预先处理的情况下,讨论了不同浓度的剩余污泥在30℃条件下的水解情况,发现液相中溶解性有机物和氮磷随厌氧水解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加,基本和污泥浓度呈正比。15000mg/L处理浓度下,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单位释放量相对较高,挥发酸产量与20000mg/L处理下的产酸量接近,释放的氨氮和正磷酸盐相对较少,确定了最佳处理浓度为15000mg/L。将未进行预先处理的15000mg/L浓度的剩余污泥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厌氧水解。结果表明,较高温度有利于污泥水解过程中各种物质的释放。35℃处理下溶解出的COD远高于其他处理浓度,有最高的挥发酸产量,是较为理想的水解温度。研究还在15000mg/L的处理浓度下考察了不同pH值对水解效果的影响,控制反应器温度为35℃。结果表明,较之酸性条件,碱性条件更利于污泥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释放,有利于挥发酸的产生,而且乙酸和丙酸的含量最多。过强的碱性会抑制挥发酸的生成,较适宜的条件应为pH=9。在确定了剩余污泥厌氧水解优化条件的基础上,研究考察了单独碱处理、单独酶处理和酶碱耦合作用对污泥水解产酸的影响。发现酶碱耦合作用更有利于污泥胞内聚合物的溶出与水解,得到更多的水溶性有机物、氨氮和磷酸盐释放量,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较高产量的挥发酸。在调节水解体系pH=9的条件下,考察了不同溶菌酶投加量对剩余污泥水解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0mg/g污泥的溶菌酶投加量经济合理。最后研究利用生成鸟粪石的方法对污泥水解液中含有的大量氨氮和溶解性磷酸盐进行回收去除。结果证实,n(Mg2+)、n(NH4+)、n(PO43-)的摩尔比是1.2∶1∶1时,氮磷的去除效果较好,可以满足水解液的进一步应用要求。
其他文献
160例T2DM患者,根据UACR正常组(UACR <30mg/g,n=45)、微量白蛋白尿组M A,(UACR≥30mg/g,n=41)、白蛋白尿组(UACR≥300mg/g,n=35)和肾功能不全组(肌酐升高,n=39)。ELISA法检测
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中药泡洗、针刺及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南江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8例脑梗死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
为了对长沙地铁5号线侧穿中石化体育新城加油站进行安全评估和防护设计,通过评估风险源等级、计算分析储油罐爆炸对隧道产生的冲击波荷载,以及数值模拟隧道盾构施工加油站地
本研究通过营养品质、感官品质评价养殖暹罗鳄不同部位肉品质,并对肌原纤维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进行初步探讨。对养殖暹罗鳄躯干、尾部和腿部肉的营养品质进行了检测分析与评价
生态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各国采用的模式各不相同,中国的生态农业有别于西方的生态农业。只有针对中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措施,才能
随着顾客消费知识的日趋丰富和购买理念的不断成熟,顾客对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企业单纯追求传统意义上的低成本和差异化已经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企业必须为顾客创造
针对黄石理工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现状,从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产、学、研"合作办学等方面着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相关规定及标准,结合国家电网智能电网建设,采用平台化、模块化、组件化的面向服务架构(SOA)设计思想,设计并实施电动汽车充电站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充电设施网络智能管理提供全
针对二元NiTi形状记忆合金在应用中所显示出的局限性,三元NiTi基形状记忆合金通过第三组元的加入,改善了二元NiTi形状记忆合金的某些性能,弥补了其在应用中的不足,降低了成本,进一
在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金融银行积累了很多不良资产。债转股措施的提出,可以解决部分问题,但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具体运营时仍存在一些法律上的问题。基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