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梭的政治伦理思想从探讨“自然状态”下的人性出发,以“自然状态”下的人性内涵做为理论基石,从而详细地论证了在“社会状态”下实现“善”——“平等前提下的‘自由’”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并探讨了“善”的实现途径——“社会契约论”。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对卢梭政治伦理思想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论述了卢梭政治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即政治背景,经济背景和文化背景,并且追溯了卢梭政治伦理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包括古希腊、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以及思想启蒙时期的政治伦理思想,分析了,卢梭自身成长环境对其思想形成所起的作用。
第二部分,主要是从“自然状态人”和“社会状态人”出发,分析了人性的双重判定——欲念和良心。卢梭认为,自由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平等则为人们实现自由提供了资格保障,要在社会状态下实现人的本质,恢复人的尊严,必须实现“平等前提下的‘自由’”。
第三部分,阐述了卢梭的“公意”思想,卢梭认为,在社会状态下,唯一实现人人自由的途径是人们签署社会契约,从而行使国家主权。
第四部分,从社会历史的角度和思想理论的角度,阐述了卢梭政治伦理思想的重要影响和意义。卢梭的政治伦理思想成为一切被压迫、被奴役人民争取自身解放的最犀利、最强大的思想武器,影响了包括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整个世界的近现代民主运动史。卢梭政治伦理思想中的独特理论气质,对于近代政治学的发展,对于康德哲学的形成、乃至整个德国哲学的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对中国当今和谐社会建设也有着很重要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