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技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通过难度动作的完美完成,展示运动员连续表演复杂和高强度动作的能力。该项目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属于观赏性比较强的体育项目。新世纪以来,随着竞技健美操的不断普及和发展,运动员水平的不断提高,项目备受瞩目,成为研究热点,特别是在近几年的国际大赛上,中国队屡获佳绩,成为竞技健美操强国。这使得竞技健美操在我国迅速升温,涌现了一批优秀的竞技健美操人才。高等院校自1986年开始招收高水平运动员至今已有二十多年。健美操作为新兴项目,且依托于大众健美操在高校较为广泛的影响力,高水平竞技健美操队在高校组建成为一条重要的发展举措,高校已成为我国竞技健美操发展的重要基地,为国家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发挥了重大作用。北京作为首都,其文化底蕴之浓厚不言而喻,云集了全国一流的大学,当仁不让的成为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竞技健美操高水平运动队在各高校的组建与发展,代表了首都竞技健美操的整体发展水平。但随着全国竞技健美操水平的提升,北京市的水平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笔者调研分析了北京市具有招收竞技健美操高水平运动员的“试点”高校,共7所,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以86名运动员和10名教练员作为调查对象,运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北京高校高水平竞技健美操代表队状况进行调研,了解了北京市高水平竞技健美操代表队的组织、训练、保障等基本情况,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希望可以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竞技健美操的水平、完善相关的组织政策,为推进竞技健美操持续健康地发展提供参考。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以北京联合大学和北京化工大学的竞技水平相对较高;(2)运动员基本身体指标优良,缺乏高水平的教练员,学习渠道有待拓宽;(3)运动员录取形式无统一标准,学籍管理尚需调整;(4)训练时间难以保证,代表队参赛机会较少;(5)办队目标存在偏差,后勤保障制度不完善,训练经费短缺,来源渠道单一;相关建议有:(1)各高校代表队间加强交流取长补短;(2)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3)完善学籍管理办法;(4)调整运动员学习和代表队训练时间,增加代表队比赛机会;(5)重新审视办队目标,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健全的后勤保障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