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TiO2核壳结构和性能研究及其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应用

来源 :兰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w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第三代太阳能电池,目前其光电转换效率已经达到12.3%。光生载流子的复合问题制约着转换效率的进一步提高。作为负载染料和传递光生电子的光阳极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扮演者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利用ZnO和TiO2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光阳极结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本论文提出利用ZnO表面缺陷作为TiO2的形核中心,使其外延生长得到具有枝状TiO2结构的核壳复合结构光阳极,基于缺陷生长的壳层材料,可以在消除缺陷的同时,有利于电子通过TiO2传递到ZnO。通过元素掺杂进一步调整ZnO/TiO2的能带体系,减小界面转移阻抗并钝化表面缺陷,促进光生载流子的注入与传输。具体研究内容为:  (1)通过溶胶凝胶法和磁控溅射法制备ZnO晶种层薄膜,作为减少ZnO纳米阵列晶格失配的基底,比较两种方法制备的薄膜微观形貌和结构的差异。优化溅射沉积的相关工艺参数,考察溅射功率、气体分压比和靶间距对ZnO晶种层晶粒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Al元素掺杂的ZnO纳米阵列的制备工艺,考察Al元素掺杂对ZnO品种层薄膜导电性的影响。  (2)通过化学水浴沉积工艺,在晶种层上合成ZnO和Al元素掺杂ZnO纳米阵列。改变生长液中的Zn源浓度、温度、时间和Al元素掺杂量,得到不同形貌的ZnO/Al∶ZnO纳米阵列。探索制备垂直于底面有序生长ZnO纳米阵列和Al元素掺杂ZnO纳米阵列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研究纳米阵列的形成机理。通过改进的连续水浴沉积工艺,优化纳米阵列的生长条件,促进ZnO纳米阵列的形核与生长。  (3)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在ZnO纳米棒阵列的表面沉积具有枝状分级结构的连续TiO2壳层,研究气体分压比、热处理温度和其他工艺因素对微观形貌和结构的影响。探索ZnO-TiO2核壳结构的形成机理。  (4)基于上述各种纳米结构的光阳极,组装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研究不同结构器件的光电转换效率,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等相关性能参数。通过电化学阻抗技术研究核壳界面处的光生载流子传输性能。讨论核壳结构对抑制光生载流子复合的作用机理。  通过对ZnO-TiO2核壳结构的研究得到如下结果:  (1)溶胶凝胶法制备的ZnO晶种层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增加,晶粒的结晶取向性显著增强。条纹状弯曲畴晶的形成与高度取向的纳米晶表面能降低有关。磁控溅射法制备的ZnO晶种层,晶粒尺寸受到靶间距、溅射功率、氧氩比的影响。通过优化溅射工艺确定最佳参数为靶间距50mm、溅射功率100W、氧氩比1∶3。当退火热处理温度为400℃时,晶种层内应力最小。通过正交实验法确定Al元素掺杂ZnO晶种层的最佳参数为溅射温度200℃,溅射功率40W,氧流量20%,退火温度400℃。此条件下制备的Al∶ZnO晶种层电学性能最好,少量Al元素掺杂可以提高光致发光强度。  (2) ZnO纳米棒阵列受化学水浴沉积工艺中基底和生长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ZnO纳米棒对应纤锌矿结构,具有择优取向。热处理温度和时间的增加,促进了纳米棒垂直于基底均匀生长。生长液浓度增加,纳米棒直径增大,间隙减小。连续CBD法能够稳定生长液反应过程中的溶质浓度,有利于其定向有序生长。基于连续CBD法的DSSC组件转换效率达到0.31%。Al元素掺杂ZnO纳米阵列,当掺杂量为2%时具有最好的电学性能和发光性能。生长液浓度为0.01mol/L时制备的5%掺杂Al元素ZnO纳米阵列的DSSC组件效率达到0.42%。  (3)直流反应磁控溅射制备的ZnO-TiO2核壳结构,当氧氩比为1∶1时,纳米棒表面由一层粗糙晶粒组成的TiO2所包覆。当氧氩比为1∶3时,TiO2在ZnO纳米棒的侧表面形核生长,受到气-固生长模式的影响最终形成枝状生长的金红石TiO2结构。基于ZnO-TiO2核壳结构光阳极的染料敏化电池,能够有效地促进载流子传输和抑制表面复合,效率达到0.94%。基于不同染料吸附量的光阳极结构DSSC组件,经过包覆的光阳极能够作为阻挡层钝化表面缺陷,抑制复合的发生,从而提高开路电压和填充因子,其光电转换效率相对于纯ZnO纳米阵列提高了132%。电化学阻抗谱证明包覆TiO2的纳米阵列能够有效地促进电子注入与传输,同时抑制电子的反向传输,防止复合现象的发生,最终提高DSSC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
其他文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喷射成形GH742y合金作为涡轮盘的首选材料,由于其高合金化导致热加工过程中变形困难。本文针对此问题,深入研究了该合金的热变形特性,包括变形条件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和热变形过程
本研究以华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某链霉素生产厂二沉池进水和出水为研究对象,选取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鱼种斑马鱼为受试生物进行毒性实验。通过两种废水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实验,初步评估了两种废水的毒性大小。在急性毒性实验基础上,进行亚急性毒性实验,测定了斑马鱼肌肉组织内参与抗氧化防御反应的多种抗氧化酶(SOD、POD、GSH、GSH-PX)活性和MDA的含量,筛选出敏感的生物标志物,初步探索毒性机理。最后通过综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有瀑布、竹海、湖泊、森林、丹霞地貌、珍稀物种以及原始的生态环境;这是一个多彩的省份有黔菜、苗药、六马桐油、板凳舞、水族马尾绣、布依八音坐唱以及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我国铁路运输业及相关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满足内需的同时,部分产品及相关零部件已进入国际市场,近年来铁路货车及相关零部件出口量持续增加。由于俄罗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广为人知,太阳能利用已经成为了很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光热及光伏技术的研发因而变得更加重要。为了降低元器件反射所带来的能量损失,增加光热、光伏转换效率,人们常常采用减反膜技术。减反膜技术已是当今太阳能光热及光伏利用研究的一个热门。本文对传统的溶胶-凝胶制备减反膜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酸碱复合催化法和PEG改性法制备了高透过、类宽频、较好抗划伤性的减反膜。本文对减反膜基本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聚酰亚胺具有耐高温等特种功能,一直被广泛应用到航空与微电子领域。为进一步提高聚酰亚胺电、热、力学性能,将聚合物进行无机纳米粒子掺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聚酰亚胺薄膜的耐热性能,使其热老化寿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有所提高。现在杂化聚酰亚胺薄膜已经成为高分子材料中耐热性能最好的品种之一。吸引了更多的学者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随着人们对复合材料应用的研究
本文以庄墓镇农田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为研究对象,在10个行政村的农田和菜地布设162个采样点位,采集小麦、油菜和蔬菜及其对应土壤样。在对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属Cr、Cu、Pb、Zn
质子交换膜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既是电解质,又是隔离物,起着传递质子并阻隔两极反应气体的作用,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能量转化效率和使用寿命等。目前商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