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庄墓镇农田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为研究对象,在10个行政村的农田和菜地布设162个采样点位,采集小麦、油菜和蔬菜及其对应土壤样。在对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属Cr、Cu、Pb、Zn和 As含量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对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分布特征、污染程度、重金属关联性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解析,并对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和作物重金属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研究区土壤Cu、Pb、Zn和As含量平均值均超过了安徽省土壤元素背景值,超标倍数分别为1.20、1.46、1.64和1.44倍;Kriging空间插值模拟结果显示,土壤Cu和Pb均呈现出由东向西含量逐渐增加的趋势,Cr、Zn和As高含量区呈斑块状分布在庄墓镇境内。 (2)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Zn>Pb>As>Cu>Cr,其中Cu、Pb、Zn和As属于轻度污染;10个行政村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庄墓村>刘浅村>金桥村>张圩村>杨湾村>薛桥村>侯集村>枣林村>李庄村≈徐岗村;蔬菜中 Pb属于重度污染,Cr属于中度污染,Cu、Zn和 As为无污染,10种作物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小麦>油菜>香菜>苋菜>包菜>韭菜>洋葱>香葱>蚕豆>蒜头。 (3)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作物与对应土壤重金属存在一定的偏相关性,其中香葱与对应土壤的偏相关性最强;小麦、油菜、苋菜、香葱、蚕豆和蒜头的部分重金属,在显著水平下与土壤中重金属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农田土壤重金属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第一成分为TN、TP和 OM,第二成分为Cu和Pb,第三主成分包括As和Zn,3者均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4)基于区间数理论的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杨湾村和张圩村属于高风险等级,其他各村庄则均处于中等风险;基于梯形模糊数的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农田土壤重金属总风险R? I期望区间为[16.65,53.96],处于中等风险,As处于中等风险,Cr、Cu、Pb和Zn处于轻微风险。 (5)基于盲数理论的粮食作物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成人和儿童摄入小麦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排序均为:Pb>Cr>Cu>Zn>As,其中 Pb和 Cr均可能会对成人和儿童产生慢性毒性风险效应,成人和儿童食用研究区蔬菜的健康风险值TTHQ分别为4.30和9.55,说明长期食用研究区蔬菜可能会对人群健康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