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农耕区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污染及健康风险评估——以长丰县庄墓镇为例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庄墓镇农田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为研究对象,在10个行政村的农田和菜地布设162个采样点位,采集小麦、油菜和蔬菜及其对应土壤样。在对土壤和作物中重金属Cr、Cu、Pb、Zn和 As含量分析测试的基础上,对土壤-作物系统重金属分布特征、污染程度、重金属关联性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进行解析,并对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和作物重金属健康风险进行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研究区土壤Cu、Pb、Zn和As含量平均值均超过了安徽省土壤元素背景值,超标倍数分别为1.20、1.46、1.64和1.44倍;Kriging空间插值模拟结果显示,土壤Cu和Pb均呈现出由东向西含量逐渐增加的趋势,Cr、Zn和As高含量区呈斑块状分布在庄墓镇境内。  (2)内梅罗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Zn>Pb>As>Cu>Cr,其中Cu、Pb、Zn和As属于轻度污染;10个行政村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庄墓村>刘浅村>金桥村>张圩村>杨湾村>薛桥村>侯集村>枣林村>李庄村≈徐岗村;蔬菜中 Pb属于重度污染,Cr属于中度污染,Cu、Zn和 As为无污染,10种作物重金属污染程度排序为:小麦>油菜>香菜>苋菜>包菜>韭菜>洋葱>香葱>蚕豆>蒜头。  (3)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作物与对应土壤重金属存在一定的偏相关性,其中香葱与对应土壤的偏相关性最强;小麦、油菜、苋菜、香葱、蚕豆和蒜头的部分重金属,在显著水平下与土壤中重金属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农田土壤重金属主成分分析得到3个主成分,第一成分为TN、TP和 OM,第二成分为Cu和Pb,第三主成分包括As和Zn,3者均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4)基于区间数理论的土壤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杨湾村和张圩村属于高风险等级,其他各村庄则均处于中等风险;基于梯形模糊数的土壤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农田土壤重金属总风险R? I期望区间为[16.65,53.96],处于中等风险,As处于中等风险,Cr、Cu、Pb和Zn处于轻微风险。  (5)基于盲数理论的粮食作物重金属健康风险评价结果显示:成人和儿童摄入小麦重金属的健康风险排序均为:Pb>Cr>Cu>Zn>As,其中 Pb和 Cr均可能会对成人和儿童产生慢性毒性风险效应,成人和儿童食用研究区蔬菜的健康风险值TTHQ分别为4.30和9.55,说明长期食用研究区蔬菜可能会对人群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其他文献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市场体系的内在要求,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rn目前,我国商品和服务价格
期刊
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包含着具有相互联系的低碳经济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系统。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国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等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已
喷射成形GH742y合金作为涡轮盘的首选材料,由于其高合金化导致热加工过程中变形困难。本文针对此问题,深入研究了该合金的热变形特性,包括变形条件对流变应力的影响和热变形过程
本研究以华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某链霉素生产厂二沉池进水和出水为研究对象,选取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荐鱼种斑马鱼为受试生物进行毒性实验。通过两种废水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实验,初步评估了两种废水的毒性大小。在急性毒性实验基础上,进行亚急性毒性实验,测定了斑马鱼肌肉组织内参与抗氧化防御反应的多种抗氧化酶(SOD、POD、GSH、GSH-PX)活性和MDA的含量,筛选出敏感的生物标志物,初步探索毒性机理。最后通过综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我国铁路运输业及相关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满足内需的同时,部分产品及相关零部件已进入国际市场,近年来铁路货车及相关零部件出口量持续增加。由于俄罗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广为人知,太阳能利用已经成为了很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光热及光伏技术的研发因而变得更加重要。为了降低元器件反射所带来的能量损失,增加光热、光伏转换效率,人们常常采用减反膜技术。减反膜技术已是当今太阳能光热及光伏利用研究的一个热门。本文对传统的溶胶-凝胶制备减反膜的方法进行了改进,通过酸碱复合催化法和PEG改性法制备了高透过、类宽频、较好抗划伤性的减反膜。本文对减反膜基本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对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聚酰亚胺具有耐高温等特种功能,一直被广泛应用到航空与微电子领域。为进一步提高聚酰亚胺电、热、力学性能,将聚合物进行无机纳米粒子掺杂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聚酰亚胺薄膜的耐热性能,使其热老化寿命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有所提高。现在杂化聚酰亚胺薄膜已经成为高分子材料中耐热性能最好的品种之一。吸引了更多的学者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随着人们对复合材料应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