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HHC11促进MITA介导的抗DNA病毒天然免疫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fe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然免疫系统是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是宿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抵抗外界微生物入侵的防御机制。入侵病原体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 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被宿主特异的模式识别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识别,激活一系列信号转导,最终诱导I型干扰素、炎症因子以及抗病毒蛋白的产生,从而清除入侵的病原微生物。机体抵抗DNA病毒感染主要依赖于cGAS-MITA介导的I型干扰素产生的信号通路。DNA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其释放至胞质中的病毒DNA会被胞质DNA受体cGAS识别并激活cGAS,促使cGAS利用ATP和GTP合成cGAMP分子。cGAMP可以作为第二信使与内质网定位的MITA结合并激活MITA,进而促进MITA从内质网向高尔基体及核周微体点状结构迁移。在此过程中MITA解除自我抑制状态并通过其羧基端招募激酶TBK1和转录因子IRF3,从而形成TBK1-MITA-IRF3复合体。在此复合体中,TBK1能够催化MITA发生磷酸化修饰并稳定MITA与IRF3的相互作用,而且TBK1可以进一步催化IRF3发生磷酸化修饰,从而促进IRF3形成同源二聚体,最终进入细胞核并诱导I型干扰素的表达。由此可见,TBK1-MITA-IRF3复合体的组装是天然免疫信号转导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步骤之一。此复杂过程中有哪些分子参与调控,分子机制如何,仍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本项研究发现ZDHHC11可以通过促进MITA与IRF3的相互作用,增强DNA病毒诱导的天然免疫信号转导。过量表达ZDHHC11可以剂量依赖性地激活IFN-β启动子、ISRE及NF-KB报告基因,反之,下调ZDHHC11表达能显著抑制DNA病毒诱导的IFN-β启动子的激活,IFN-β与IL6基因的转录,以及IRF3的磷酸化。为了研究体内的功能,制备了Zdhhc11基因敲除小鼠,利用小鼠MEFs、BMDMs和BMDCs细胞进行病毒刺激实验。结果显示,基因敲除小鼠与野生型小鼠相比,DNA病毒刺激后上述细胞Ifnb1、Isg56、Tnfa和,Il6的转录水平均受到明显抑制,磷酸化IRF3蛋白明显降低。Zdhhc11基因敲除小鼠在HSV-1感染后,体内产生的IFN-β、IFN-α、TNFα和IL6等细胞因子水平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个体对病毒的耐受能力也明显下降,死亡率升高。进一步研究ZDHHC11发挥促进抗DNA病毒天然免疫的分子机制,发现ZDHHC11特异性地与MITA和IRF3相互作用。在ZDHHC11表达下调时,MITA激活IFN-ββ启动子的能力显著下降,而TBK1激活IFN-β启动子的能力无明显改变,提示ZDHHC1I可能直接作用MITA本身。应用免疫共沉淀实验发现,ZDHHC11通过其羧基端分别与MITA的氨基端和IRF3的羧基端相互作用,促进了 MITA对IRF3的招募。同时,ZDHHC11增加同家族成员ZDHHC3与MITA的相互作用,而ZDHHC3能棕榈酰化MITA促进TBK1对IRF3的磷酸化,促进了 IRF3的激活。HSV-1刺激Zdhhc11基因敲除小鼠来源的MLFs细胞,MITA结合IRF3的能力明显降低。ZDHHC11通过增强MITA对IRF3的招募,提高了 IRF3的磷酸化,进而促进了 DNA病毒诱导的天然免疫信号转导。我们的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复杂分子网络,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其他文献
重夸克偶素为检验微扰量子色动力学和非微扰量子色动力学之间的作用提供了一个理想的环境,其中重夸克偶素之间的衰变尤其引起人们的兴趣。对于DD阈值以下的粲偶素,P波单态hc(11P1)和P波三重态χcJ(13pJ)的强子跃迁过程可以作为研究夸克之间自旋-自旋相互作用的最佳途径。自运行以来BESⅢ收集了大量的数据,使得BESⅢ实验成为粲偶素研究的重要场所,尤其在ψ(3686)处采集的447.9 × 106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类小分子蛋白,在植物中能够抑制papainC1A和legumainC13两类半胱氨酸蛋白酶的活性。这三个家族在高等植物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种子萌发,花粉发育,细胞程序性死亡等,除此之外,也参与植物病原体防御以及对昆虫袭击和非生物环境因子胁迫的响应。研究蛋白酶与其抑制剂之间的关系,全基因组的鉴定和描述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同时这也能给三个家族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示些线索
水韭属植物在植物进化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水韭属植物是一类古老的物种,大约起源于泥盆纪时代,主要特征表现为孢子异型且植株高度退化,在植物系统进化上水韭属属于石松类群,为一类较为原始的维管植物,并且该属植物是现存唯一一类与古老植物石松近源物种。水韭属植物占据多种生态位,例如贫瘠的河流,小溪,湿地,湖泊,陆地等,并且可以反复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但是到目前为止并不知道水韭属植物是如何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在有花植物中,雌配子体起始于胚珠原基顶端表皮下的一个珠心细胞,这个细胞随后分化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大孢子。在拟南芥中,其中三个孢子进行细胞程序性死亡,只留下合点端的一个大孢子,该细胞最终发育成为功能大孢子。功能大孢子进行连续的三次核分裂形成一个八核的合胞体。经细胞化之后形成一个七胞八核的胚囊结构:合点端的三个反足细胞,含有一个中央大液泡的中央细胞,以及珠孔
防御素是一种在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的抗菌肽。近年来新的研究工作正在不断地丰富人类对它们生物学功能的全面认识。例如,我们课题组2015年以来首次报道了真菌防御素和人源防御素能够抑制T细胞膜上钾离子通道Kv1.3电流,调节细胞因子分泌的功能(Feng,Yang et al.2015,Xiang,Xie et al.2015,Xie,Feng et al.2015,Yang,Fen
背景: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根据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估计有近7100万慢性HCV感染患者,每年约有39.9万人死于与丙型肝炎相关的肝脏疾病。我国HCV感染者和发病者总数均居世界首位,且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目前国内临床标准治疗方法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联合利巴韦林(ribavirin,RBV),但存
果蝇的Translin-Trax八聚体蛋白被命名为C3PO(Component 3 Promoter of RISC)是由于其在Ago2相关的pre-RISC向成熟的RISC转化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siRNAs在Dcr2与R2D2的协同作用下,被带进Ago2中,并与Dcr2,R2D2以及Ago2形成了成熟的RISC前体。这个RISC前体要变成一个成熟的RISC需要将Ago2上结合的双链siRNA
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CYP)超家族酶系,参与内、外源性物质的代谢、失活及活化。CYP超家族酶系主要表达在肝脏,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CYPs也表达于肝外器官,如脑。研究证实,脑CYPs可原位代谢或活化具有中枢活性的外源性药物和毒物。在脑内,不同CYP亚型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且不同脑区、不同神经细胞类型所表达CYP亚型不同。依据mRNA水平分析,脑内表达的主要 CYP 亚型包
从酵母、植物、果蝇到哺乳动物,报道的Trf均为多聚腺苷化聚合酶或末端转移酶(PAP/TNTase),可以对细胞内的RNA进行末端修饰,一般是尿苷化或腺苷化修饰。一般的PAP/TNTase可以调节mRNA,pre-mi RNA和mi RNA以及细胞核内sn RNA。多聚寡聚核苷酸化(poly-Oligonucleotion)的修饰往往会导致被修饰RNA的降解,通常会募集相关的3’-5’外切核酸酶,如
在陆生植物生活史中,具有一个标志性的生命周期—世代交替,即为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与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互相更替的现象。以模式植物拟南芥为例,雌配子体中的卵细胞和中央细胞分别与雄配子体中的两个精细胞进行双受精产生胚胎和胚乳,从而开启了孢子体发育的起点。因此,雌、雄配子体的形成以及胚胎和胚乳的发育对于植物体的生长发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SMC5/6(Structural Maintenance of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