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中家庭式小规模民办幼儿园并不鲜见,北京市也于2011年出台了《北京市举办小规模幼儿园暂行规定》。然而近几年,符合文件要求的幼儿园寥寥无几。小规模民办幼儿园承担了一定的学前教育任务,尤其是填补了婴幼儿早期教育的空白,但是却迟迟不能纳入政府的规范管理,关于其质量方面的相关研究也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运用美国《家庭式幼儿园教育环境质量评价量表(修订版)》(FCCERS-R),通过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的方式,主要采用测量法和访谈法,在北京城区中通过目的取样的方式,选取了9个幼儿园样本,10个班级样本,对家庭式小规模民办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现状以及如何提高其质量水平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一方面是为了探究目前市区中家庭式小规模民办幼儿园的质量水平,并探索改进质量的途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探究FCCERS-R的本土适宜性问题以及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相关政策修订建议。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家庭式小规模民办幼儿园在游戏材料的丰富性、听说活动、和教育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上,存在质量问题。2.家庭式小规模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缺乏政府和其它社会组织的支持。3.FCCERS-R是科学实用的测量工具,可以为办园者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持。4.即使被试园所质量达到较高水平,仍难以达到《北京市举办小规模幼儿园暂行规定》中的标准。根据研究结论,研究者提出如下建议:1.政府担负起扶持家庭式小规模民办幼儿园发展的责任。在资金、政策、师资培训方面予以支持。2.办园者需要积极寻求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的方法和途径。3.相关主体应该加强家庭式小规模民办幼儿园相关的理论建设工作。4.政策制定者需要对《北京市举办小规模幼儿园暂行规定》进行修订,以切实承担起政府职责。应适当降低对园所面积、在园幼儿数量方面的硬性要求,在幼儿园人员配备和相关卫生许可的申办上制订切实可行的标准。5.在后续研究中,可以加大调查研究的样本量、延长行动研究的周期来深入探究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