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解酸化——预曝气——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应用研究

来源 :西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ou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建立水解酸化-预曝气-人工湿地组合工艺的模拟装置与工程实例,研究适合我国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的系统,力求达成人工湿地组合工艺系统在我国农村的推广和应用的最终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通过模拟装置研究湿地系统处理最佳负荷;   (2)预曝气系统对整套工艺处理效果的影响;   (3)研究水解酸化池对污染物的处理效果;   (4)研究整套工艺对有机物、氮、磷等重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5)对整套工艺做技术经济分析。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通过模拟装置研究人工湿地不同水力负荷时,整个系统对COD的去除效率,结合经济分析,得出湿地最佳水力负荷为0.33m3污水/m2湿地。   (2)通过模拟装置研究当湿地床体的设计水力负荷为0.2m3/m2·d,预曝气10min、水解酸化时间为2.5h,湿地停留时间为1d时,比较有无曝气装置的情况下整套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得出结论:预曝气系统对COD、BOD、TN、TP的去除效果不明显,作用主要是对水体充氧,增强硝化反应,诱导植物根系,有助于提高整套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   (3)通过对平罗镇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工程实例的效果研究,得出结论:   ①水解酸化-预曝气系统对COD处理效率为45%~64%,整个组合工艺对COD的去除率为75%~90%,出水COD为17mg/L~57mg/L。   ②水解酸化-预曝气系统对BOD的处理效率为50%~58%,整个组合工艺对BOD的去除率为90%~95%,出水BOD为5mg/L~14mg/L。   ③水解酸化-预曝气系统对TP去除效率不高,处理效率为11%~24%,整个组合工艺对TP的去除率为90%~97%,出水TP浓度为0.11mg/L~0.47mg/L,处理效果很好。说明系统对TP的去除主要是通过填料和植物的吸附吸收作用。   ④水解酸化-预曝气系统对TN处理效率为9%~23%。整个组合工艺对TN的去除率为50%~67%,出水TN为14mg/L~21mg/L。   ⑤水解酸化-预曝气系统对氨氮处理效率为9%~28%,整个组合工艺对氨氮的去除率为76%~91%,出水氨氮为2.3mg/L~7.6mg/L。   ⑥水解酸化-预曝气系统对SS有一定的去除效果,处理效率为38%~63%。整个组合工艺对SS的去除率为79%~90%,出水SS为8mg/L~16mg/L。   (4)组合工艺对COD、BOD、TN、TP、氨氮、SS都有着很好的去除效果,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标准的B标准。该工艺操作简易,处理效果好,符合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的需求。
其他文献
尊敬的外国专家和朋友:rn在世界各国友人的关心和支持下,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科学防治,目前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多个省市实现了连续多日新病例零增长.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
期刊
非点源污染由于自身特点,其监测和治理都比较困难。最佳管理措施(BMPs)运用工程性措施和管理措施防治非点源污染,因其高效、经济、环保的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非点源污染的
ta-C薄膜是含sp~3键非常高的一种非晶四面体碳基薄膜,因其具有硬度高,摩擦系数小,抗磨性能优异等优良特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生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工
2020年的中国两会因为在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流行病期间召开,必将被历史铭记.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在国际形势方面,无论是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尽管中国面临诸多
期刊
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土木”)是世界五百强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建”)旗下海外龙头企业,也是中国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四家对外经济贸易
期刊
当地时间2020年5月12日中午,由中国土木工程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土木”)承建的尼日利亚今日剧院方舱医院举行移交仪式.该方舱医院是首都阿布贾第一家方舱医院,在今日
期刊
本文采用臭氧高级氧化技术对亚沛斯公司树脂化工有机废水、对-硝基苯酚、甲醛处理对象进行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气体压力、盐度、pH值三个因素对臭氧降解对-硝基苯酚降解效
我国黔西南金矿属于卡林型金矿,其开采工艺大部分采用全泥氰化提金,大量研究表明其氰化工艺容易将矿体中重金属活化,形成高价氧化物、硫酸盐、络合物等矿渣堆积于尾矿库中,经雨水
随着高功率激光器的普及,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是焊接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业领域中厚板的焊接,由于工艺参数较多,在焊接过程中,可能会由于参数选择不当、装配误差、变形等原
相分离过程中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已经有不少的研究人员做过较为系统的研究,但大都针对凝固浴温度、初始铸膜液温度、聚合物相容性等这些影响因素本身对相分离过程的影响,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