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早稻农艺性状的配合力研究和遗传分析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bilu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采用了2个杂交稻两用核不育系(株1S与810S)、6个杂交稻三系不育系(新香A、金23A、丰源A、V20A、316A和T98A)和12个杂交早稻父本品种(R29、R402、R404、D34、D68、T0463、T0974、R28、R33、早恢1号、早500与Y055),通过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置了96个杂交早稻组合。分析了在相同栽培环境条件下的两系与三系杂交早稻亲本及其所配置的杂交早稻组合的12个农艺性状(株高、穗长、有效穗、最高苗、成穗率、穗实粒数、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生育期、理论产量与实
其他文献
由子囊菌Magnaporthe grisea (Hebert)Barr引起的稻瘟病是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Pi-2(t)是水稻稻瘟病的广谱、完全显性的主效抗性基因。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寻找并定位与该基因更紧密连锁的SSR标记,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方法,以籼稻品种5173为供体亲本,将Pi-2(t)区段导入到目前全国应用最广的水稻三系不育系珍汕97A中,培育出一批携带Pi-2(t)的珍汕97
本试验以中国和加拿大分别经过二十多年群体改良的8个新型栽培种群体和8个新型栽培种与普通栽培种的杂交群体为材料,对苗期长势、花期长势、分枝数、复叶与茎的角度、单株块茎
2001-2002年,在山东农业大学实验农场采用田间实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选用烟农15(Y15)、济南17(J17)、509、泰山201(T201)、鲁麦22(L22)、鲁麦18(L18)、914391、泰山021(T021)、936098等9个小麦品种(系),研究了不同小麦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麦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沉降值、湿面筋含量、面团流变学特性、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及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