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激活素(activin ACT)、抑制素(inhibin INH)、p16、p53在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 EC)、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endometrial atypical hyperplasia EAH)、正常子宫内膜(normal endometrium NE)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EC、30例EAH、30例NE中ACT、INH、p16和p53的表达。结果:(1)ACT在NE、EAH和EC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43.3%、73.3%、83.3%。EAH、EC与NE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EC与EAH之间差异无显著性。ACT在EC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浅深肌层浸润组间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年龄、月经状况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2)INH在NE、EAH和EC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70%、30%、15%。EAH、EC与NE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EC与EAH之间差异无显著性。INH在EC的组织学分级组中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年龄、月经状况、临床分期、浅深肌层浸润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p16在NE、EAH和EC中的阳性表达分别为83.3%、60%、43.3%。EAH、EC与NE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而EC与EAH之间差异无显著性。EC中p16在年龄、月经状况、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组中有明显差异(P均<0.05),有统计学意义。而与浅深肌层浸润无关(P>0.05)。(4)p53在NE、EAH和EC中的表达率依次为3.3%、10.0%、51.7%。EC与NE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EC与EAH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P<0.05):X2为14.772,P值为0.000;EAH与NE之间差异无显著性。EC中p53的阳性率为51.7%,在年龄、月经状况、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浅深肌层浸润组中均有明显差异(P<0.05)。(5)联合检测ACT、INH、p16和p53可以弥补单个蛋白检测的不足,更好地反应肿瘤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动态改变。结论:(1) ACT、INH、p16、p53可能参与了EC的发生、发展过程,对评价EC的生物学行为有一定意义。(2)ACT与INH在E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两者在其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3)联合检测ACT、INH、p16和p53可以弥补单个蛋白检测的不足,更好地反应肿瘤细胞在不同阶段的动态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