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藻视紫红质基因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表达系统的构建以及亚细胞定位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zhenzez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浮游植物的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源自太阳光能,光合作用是浮游植物固定光能的最主要形式。近年来,在包括浮游植物和细菌在内的海洋微型生物中发现的视紫红质被认为是光能捕获蛋白,该蛋白通过捕获光能并能在细胞膜内外形成离子梯度进而合成ATP,即无需通过光合系统I和光合系统II也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被认为是能够独立于光合系统之外的能量转化蛋白。视紫红质分布于许多微生物门类中,包括古菌、细菌、真菌和藻类,是一种光驱动型跨膜蛋白。根据其功能的不同,视紫红质可以划分为质子泵型视紫红质和离子泵型视紫红质,阳离子通道以及光感受器。根据基因序列比对甲藻中亦发现存在视紫红质基因,且根据氨基酸序列比对很可能属于光驱动质子泵型视紫红质。现已有研究发现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aiense的视紫红质的表达有很强的昼夜周期节律性,光周期表达水平较高,暗周期表达水平较低。异养型甲藻海洋尖尾藻Oxyrrhis marina饥饿处理时质子泵型视紫红质在有光照条件下的表达量高于黑暗条件,与其种群生长率相对应,初步证实这个蛋白可作为能量补充机制。但对甲藻视紫红质更为深入的研究尚待开展,至今还没有直接证据表明甲藻中的视紫红质蛋白的具体功能与作用机制,和其在细胞中的具体表达位置。本研究以课题组已知序列的东海原甲藻以及链状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catenella(原种名:Alexandrium fundyense)的视紫红质基因为目标基因,构建了能够表达这两种甲藻视紫红质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并在此系统中对东海原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视紫红质进行了亚细胞定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论文将东海原甲藻和链状亚历山大藻视紫红质基因重组至表达载体PB513B-1,构建了东海原甲藻视紫红质表达载体PB513B-PdRhod和链状亚历山大藻视紫红质表达载体PB513B-AcRhod。利用质粒共转染技术将PB513B-PdRhod与PB513B-AcRhod分别和转座酶表达载体PB200-PA共转染转入人的胚胎肾上皮细胞HEK293T细胞,借助Piggy Bac转座系统,构建了可以表达甲藻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2)论文在成功构建表达甲藻基因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的基础上,利用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对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中表达的两种甲藻视紫红质基因进行了亚细胞定位,细胞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东海原甲藻视紫红质蛋白以及链状亚历山大藻视紫红质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当中均在细胞膜上表达。
其他文献
分数阶微分方程在电力分形网络、流体力学、流变学、粘弹性力学、反常扩散、图像处理、地震分析、生物系统的电传导以及神经网络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微分方程理论研
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es)可持续发生变异从而广泛传播,是造成人类致病性及死亡性的最主要病原体之一。系统研究甲型流感病毒,提高对病毒的认识,可以加强我们对病毒
随着我国大型基础项目投资的不断增大,项目进度计划与控制研究逐渐受到重视。项目进度管理是一项集项目时间和费用控制、资源优化、作业进度计划与调整于一体的管理方式。项
监狱服刑人员申诉权是服刑人员进行自我救济的一项基本权利,这项权利体现了对服刑人员的人文关怀,也是发现和纠正冤假错案的有效手段。《刑事诉讼法》虽然赋予了监狱服刑人员具有该权利,但现实生活中,由于受传统法律文化、目前的申诉机制、监狱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服刑人员的申诉权并没有得到真正的保障,申诉之路艰难,申诉结果也不尽如人意。因此在现有的时代背景下,完善我国服刑人员申诉权保障制度既有利
在金属表面加工微织构可大幅提高产品性能,如减小摩擦磨损、提高承载力、避免表面粘附等情况,因此该类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机械、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在电化学射流加工技术
本论文设计了一种基于VB.NET的远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整个监测系统包括现场采集站、中心控制系统、手机移动设备三部分组成。系统采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移动通信GPRS网络和计
磷元素是土壤中的重要营养元素,与氮元素、钾元素共同为土壤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但是,磷元素在土壤中的形态很难被土壤吸收,也很难被土壤吸附。所以,在很多地方磷元素利用
为准确认识圆钢管混凝土短柱的轴压受力机理,本文采用一种可直接量测钢管混凝土柱轴力分量的实验方法对圆钢管混凝土柱开展了轴压试验,研究了其全过程受力行为和承载力极限状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发展中国家,水污染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问题。许多水处理方法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其中,吸附法和光催化法在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由来已久。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可以通过有机配体和金属离子配位,通过自组装形成复杂的网络结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被认为比传统的多孔材料更具优势,在环境修复领域具有巨大的潜力。本文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几种新型材料,通过室温搅拌法调控经典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88A的形貌,
大量的试验研究表明,砂土的变形行为不仅依赖于其相对密度也依赖于所处的固结压力。本文以砂土为研究对象,以简单实用为出发点,建立了一个可以考虑各种复杂路径的本构模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