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话作为一种关于人类生存的哲学命题,近年来被引入到阅读教学研究领域。从“对话”角度研究阅读教学,究其根本目的,是要从理论上来探讨阅读教学的本质,并有效指导阅读教学的实践。对于阅读教学而言,“对话”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形式与教学理念,也不是将文学批评、哲学理论和一般的教学理论中的“对话”思想简单地移植到阅读教学中来,“对话”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具有本体论和价值论的双重意义。 但从目前阅读教学对话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来看,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从理论上讲,关于阅读教学对话的研究还存在着认识上的种种偏差;从实践层面上讲,目前存在着持守着传递式教学而忽略对话或无视对话,追求对话但实际上实施的是假对话等等误区。关于阅读教学对话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脱节,很多理论最终难以付诸实践和接受实践的检验,理论建构成为空中楼阁,缺乏实际应用价值;而实践研究又因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而最终只能停留在经验总结的层面上。 论文在确定研究基点的基础上,从对“对话”的本质分析入手,从对话作为人的原初本能和对话作为人的存在方式两个角度,探讨了对话作为关涉人类存在的哲学命题,回答的是人与人及人与世界的关系本质。通过对阅读教学的本体——语言和言语进行语言哲学和语言学的理论剖析与逻辑推演,首先讨论了语言的本质,然后讨论了语言与言语的关系,继而讨论了语言与言语的现实性—对话,并得出阅读即对话这一结论。通过对阅读教学系统的分析,归结出阅读教学系统的对话本质。在此基础上,论文分别从阅读对话的内在机制及阅读教学对话的实践两个主要层面展开论述。论文既从哲学、阐释学、语言认知心理学、教学论、学习论等维度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探讨,又关注实践层面,对语文课堂教学进行观摩,透析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言语行为与非言语行为,探讨阅读教学中的困境所在及应对策略。本论文欲澄清的问题主要有:阅读教学的对话本质、阅读对话的内在机制、阅读教学对话的课堂实践等问题。 经过逻辑推演和深度分析,本研究认为,阅读教学是一个“复调”对话的实践,这一实践涉及到文本、阅读者、读者的前理解、互文性文本、不同时空或同一时空的其他阅读者的理解、以及文本所关涉的文化因素等等,他们之间进行着或显性或隐性的对话。就对话的广度而言,在阅读教学实践中,由于文本世界与其他文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与文化历史有着这样那样的关联,师生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也是与广大的历史时空之间的对话,是向其他相关文本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