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Pd基催化剂上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的理论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wzxx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苯胺和氯代苯胺是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和有机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印染,农药,医药等行业。芳香硝基化合物催化加氢法制备相应芳胺类化合物的技术以其产物易纯化,催化剂回收利用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而备受人们关注。但由于其反应的复杂性,需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在达到高转化率的同时能抑制脱氯副反应的发生。已有实验研究表明Au、Pd基催化剂在芳香硝基化合物选择性加氢反应中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性能。本论文采用广义梯度近似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不同尺寸的Au团簇和不同Pd掺杂位的Au19Pd团簇对p-CNB加氢制p-CAN催化性能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硝基苯在Pd3/Pt(111)表面加氢制苯胺的反应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计算比较了Au13、Au20、Au55三种不同尺寸团簇对p-CNB加氢制p-CAN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u20的HOMO-LUMO能级差最大,稳定性最强。团簇尺寸越小,对p-CNB、p-CAN及其各中间产物的吸附能力越强。反应在不同尺寸团簇表面均为强放热反应,小尺寸的Au13催化剂加氢活性较好,并相对较大尺寸的Au55催化剂更有利于抑制脱氯副反应的发生。(2)计算比较了三种不同位置Pd掺杂的Au19Pd团簇的稳定性及其对p-CNB加氢制p-CAN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位掺杂的Au19Pd团簇稳定性最好。各分子在三种团簇上的吸附强弱顺序为:Au19Pd-V>Au19Pd-E>Au19Pd-S。与Au20团簇相比,将Pd原子掺杂在S位或E位能促进p-CNB加氢反应并增强对C-Cl键氢解的抑制能力。而在Au20的V位掺杂Pd团簇则降低了催化剂对p-CNB加氢反应的催化性能。(3)系统地研究了硝基苯在Pd3/Pt(111)双金属表面的吸附及加氢制苯胺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当硝基苯通过O原子垂直吸附于Pd原子的Top-Top位时最稳定。硝基苯与金属d轨道之间发生强的相互作用。在加氢反应过程中,反应总体放出热量,且反应易按直接加氢反应路径进行并遵循Jackson反应机理。
其他文献
简述了油气田元素硫沉积的危害及元素硫腐蚀评价方法,综述了元素硫腐蚀行为的研究进展和元素硫腐蚀机理。研究发现,元素硫的沉积将会对采、输管道造成严重腐蚀,尤其是点蚀;在
《三论玄义》在论述"诸法性空"与"非空非有"中道的同时,对外道及其它佛教派别都进行了批判。它批判的外道包括印度的婆罗门教、耆那教和古印度哲学流派,顺世论、胜论、数论等
背景:目前干细胞移植修复梗死心肌及改善心脏功能这一作用已被接受,但移植细胞是否和宿主细胞形成有效的电-机械藕联,是否易形成一个有收缩功能的相对电独立体系,并产生移植
本文从蘑菇渣参与的有机无机复混肥的造粒着手,研究了不同固体粘结剂作用下复混肥的造粒情况及成粒机理;在大试生产腐植酸参与的有机无机复混肥造粒时意外发现可以工业化生长
保罗·蒂里希是一位横跨哲学与神学并在两个领域都做出突出贡献的思想家。其宗教哲学思想内容丰富、见解深刻,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蒂里希的本体理性观和以对人的“终极关怀
“酒精沼气双发酵耦联循环”工艺的提出基本实现了生物乙醇产业废水零排放的目标。目前中温厌氧出水回用工艺已取得成功,但由于中温厌氧出水碱度大,拌料后pH较高,需消耗大量
平衡是人体一项重要功能,在日常生活中平衡能力对于维持各种姿势、进行各种活动以及对外界干扰产生适宜的反应尤其重要。那么在进行体育运动过程中,平衡能力就更为重要,特别
政府预算是立法机关对政府进行监督的载体,因此,政府预算与立法机关对政府预算的监督是紧密联系的两个问题。无论委托代理理论还是有限政府等民主理论都认为政府预算及其监督
本文首先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激光粒度仪等对湿法磷酸淤渣进行了物理和化学性质检测,分析了其中的元素组成和有价值成分。再以湿法磷酸淤渣为研究对象,针对淤渣中含有大量有
隐性课程思想从萌芽到概念的明确提出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最早是由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杰克逊提出的。尽管很多学者都十分重视隐性课程的运用,并对隐性课程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