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评价不同临床操作方式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resin-modified glass ionomer cement,RMGIC)粘接效果的影响,为正畸临床操作提供实验依据。材料和方法收集离体前磨牙90颗,随机分为A、B、C、D、E、F六组,每组15颗。实验一比较表面处理方式对粘接的影响:A组酸蚀冲洗后吹干牙面10s,B组酸蚀冲洗后先吹干牙面10s再润湿牙面,C组酸蚀冲洗后用干棉球轻轻将牙面多余的水分擦干。使用GC Fuji正畸粘接剂将美国AO金属自锁托槽粘至离体牙临床冠中心。将离体牙包埋于24孔板制成试件,测试托槽脱落时的最大载荷,计算出抗剪切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SBS),并记录托槽脱落后的粘接剂残留指数(adhesive remnant index,ARI),用spss17.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SBS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ARI评分进行秩和检验。实验二比较不同时机下的托槽移动对粘接强度的影响:由实验一得出的结果对D、E、F组采取相同的表面处理,D组粘接过程中不移动托槽,E组托槽先进行2mm的平移,再压紧托槽,F组先压紧托槽,进行2mm的平移后再压紧托槽,试件制备、结果测定和统计学处理同实验一。结果1.A组SBS值为(10.6±1.78)MPa,B组SBS值为(9.89±1.98)MPa,C组SBS值为(12.15±1.59)MPa。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组、B组、C组之间的SB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6.256,p<0.05),示3组处理方式获得的SBS不全相同;2.用LSD-t检验对实验一各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其中A组与B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A、B、C三组AR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D组SBS值为(12.20±1.82)MPa,E组SBS值为(11.11±2.33)MPa,F组SBS值为(9.32±1.74)MPa。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D组、E组、F组之间的SB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08,p<0.05),示3组处理方式获得的SBS不全相同;5.用LSD-t检验对实验二各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其中D组与E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与F组之间、E组与F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D、E、F三组的ARI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RMGIC的粘接强度可以满足临床需要。2.RMGIC的粘接性能有利于在托槽脱落时减少釉质损伤。3.微湿润状态下RMGIC粘接强度最佳,过度干燥会影响其粘接效果。4.在不当的时机进行托槽移动会对粘接效果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