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新课改与高考改革的深入实施,探究适合新形势发展要求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前高中思政教师的当务之急。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程目标与教学内容,通过呈现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进而提高学生积极性与参与性,增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高中思政课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于推进高中思政课教学改革与加强素质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基于此,本课题主要分为四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说明基于新课标和《经济生活》教材特点的选题背景;讨论案例教学法的理论意义、提高课堂效率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意义;介绍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以及经验总结法的含义,阐述案例教学法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情况,为案例教学法在《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运用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第二部分主要针对《经济生活》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进行相关内容分析,了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认知发展、心理需求情况,进而说明案例教学法是最适合高中思政《经济生活》教材的一种教学方法。第三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论述案例教学法的内涵、特点以及作用;论述案例教学法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的具体实施步骤:首先,课前准备,精选案例,结合课本内容,选取与学生密切联系的生活问题,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其次,呈现案例,以视频导入本节课的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接着分析讨论,由问题引发学生展开讨论,使得学生主动参与体验,以思辨情境促进学生深入理解课本知识;然后,总结评述,学生小组代表进行相互评价,发言各组意见,教师与学生分别做最后的总结,针对讨论过程中学生暴露的问题进行评价,明确指出其缺点,并引导学生如何更改;最后,后续延伸,根据一节课的完整标准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将本课的后续延伸设为以下两项内容。首先,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其次针对本班同学的消费情况,拟定一个研究性学习的课堂,写出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第四部分主要是笔者针对展开的案例教学活动进行思考,总结几点建议措施,比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案例紧扣教学目标;案例教学凸显学生地位;案例资源体现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