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黄色葡萄球菌入侵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并诱导异噬的机制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qst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S.aureus)是奶牛乳腺炎的主要病原体,可以内化进入细胞。进入细胞内的S.aureus可以适应宿主细胞的内环境从而实现定植。异噬(xenophagy)是选择性自噬的一种形式,其中胞内的细菌被自噬小体捕获,在溶酶体中降解。细菌入侵和宿主细胞通过异噬抵御细菌感染是一个病原体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存在着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但机制并不完全清楚。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mammaryepithelialcells,BMECs)是奶牛乳腺的主要细胞,常被用于奶牛乳腺炎的研究。在本研究中,以BMECs作为细胞模型,通过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分析,探究BMECs感染S.aureus后mRNA表达谱和蛋白质表达谱的变化,筛选出宿主细胞抵御细菌感染的关键分子,阐明S.aureus诱导宿主细胞异噬的分子机制。这些结果为S.aureus诱导的奶牛乳腺炎的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实验建立BMECs胞内S.aureus感染模型,通过转录组学分析及蛋白质组学再分析筛选出S.aureus入侵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和差异表达蛋白。对筛选出的ITGAV、ACTR2、ACTR3和CI-MPR分别进行功能验证,探讨其在细菌感染中发挥的作用。通过透射电镜、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S.aureus诱导的异噬,通过转录后沉默、抑制剂处理等方法,明确CI-MPR和Clathrin在S.aureus诱导的异噬中发挥的功能。进一步,检测S.aureus侵染BMECs后,PI3K/Akt信号通路和JNK/c-Jun信号通路的活性,探讨该信号通路对CI-MPR表达及异噬的调控作用。
  结果表明:
  1)通过菌落计数对细胞内和细胞外的细菌进行评估,在全细胞裂解液中检出S.aureus,而在培养液中没有发现。此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染色的S.aureus,透射电镜观察到S.aureus游离于BMECs细胞质中。对S.aureus侵染BMECs2h和8h分别进行转录组学分析,筛选到与细菌入侵相关的三个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ITGAV,ACTR2,ACTR3。
  2)对S.aureus侵染2h的BMECs和对照组的蛋白质组数据再分析。发现CI-MPR在KEGG数据库中被注释到溶酶体、吞噬体和内吞作用条目,预示可能参与抵御S.aureus侵染。Western blot检测,S.aureus感染的细胞中CI-MPR表达水平升高。
  3)ITGAV转录后沉默和整合素(Integrin)抑制剂RGD预处理,BMECs内S.aureus的数目均显著减少,提示Integrin介导S.aureus入侵BMECs。ACTR2转录后沉默和ACTR3转录后沉默,BMECs内S.aureus的数目均显著减少,提示ACTR2和ACTR3介导S.aureus入侵BMECs。
  4)CI-MPR转录后沉默和抗体封闭CI-MPR后,BMECs内S.aureus的数目显著升高;CI-MPR激动剂D-M6P处理,BMECs内S.aureus的数目显著降低。Clathrin抑制剂Pitstop2处理,BMECs内S.aureus的数目显著升高。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和免疫共沉淀结果证明CI-MPR和Clathrin具有相互作用关系,提示CI-MPR偶联Clathrin抵御S.aureus入侵BMECs。
  5)S.aureus侵染BMECs后,透射电镜可见包裹着细菌的自噬溶酶体;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S.aureus与LC3共定位,MDC阳性标记的囊泡增多;Western blot结果显示,p62和LC3的表达量增加;自噬抑制剂羟氯喹(HCQ)处理后,异噬受阻。以上结果证明,S.aureus入侵BMECs诱导异噬发生。
  6)CI-MPR转录后沉默,S.aureus诱导的异噬减弱;CI-MPR激动剂(D-M6P)处理,异噬增强。网格蛋白抑制剂(Pitstop2)处理,S.aureus诱导的异噬减弱,提示CI-MPR和网格蛋白均介导S.aureus诱导的异噬。
  7)S.aureus入侵BMECs,PI3K/Akt信号通路和JNK信号通路被激活。CI-MPR转录后沉默和激动剂D-M6P处理,证明CI-MPR介导S.aureus入侵BMECs诱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和JNK信号通路激活;PI3K抑制剂LY294002和JNK抑制剂SP600125处理,证明PI3K/Akt信号通路对JNK信号通路具有调节作用。
  8)生物信息学预测c-Jun是CI-MPR的转录因子。S.aureus侵袭后,JNK/c-Jun信号通路被激活,CI-MPR表达量增加。JNK抑制剂SP600125处理后,JNK/c-Jun活性受到抑制,CI-MPR表达水平下降,异噬减弱。提示JNK/c-Jun信号通路调控CI-MPR基因表达和异噬。
  总之,S.aureus通过Integrin和ACTR2、ACTR3入侵BMECs并诱导异噬发生,CI-MPR和Clathrin共同抵御S.aureus入侵并介导异噬。同时,细菌入侵导致宿主细胞内PI3K/Akt信号通路和JNK/c-Jun信号通路被激活,促进CI-MPR的表达。CI-MPR/PI3K/Akt偶联JNK/c-Jun调控异噬,从而抵御细菌感染。这些结果展示了S.aureus入侵BMECs及BMECs抵御S.aureus感染的新机制,为奶牛乳腺炎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大肠杆菌FtsZ蛋白是真核生物微管蛋白同源物,在细胞分裂时聚合成一个Z环,供后期细胞分裂相关蛋白聚集并完成细胞分裂。本研究通过GFP-FtsZ免疫共沉淀技术,证明FtsZ蛋白在体外与细胞分裂蛋白AmiA、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MetK、染色体起始抑制因子ArgP和分子伴侣蛋白GroEL等蛋白有相互作用。通过细菌双杂交实验证明FtsZ在体内确实与AmiA、GroEL、MetK和ArgP有直接的相互作
学位
羊绒制成的纺织品轻薄柔软,保温效果极佳,加之羊绒产量较少,所以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内蒙古绒山羊阿尔巴斯型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西北部地区,该品种繁殖率高,体型较大,所产羊绒纤维纤细,能够满足高端纺织品对原材料的各项要求。但因羊绒具有细而短的特点,纤维间的抱合力和摩擦力均小,易产生起球现象,增加羊绒纤维的长度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学位
内蒙古河套平原盐分上行表聚现象严重,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危害。土壤中铺设秸秆和砂层均是盐碱地改良的有效措施。但多数研究是围绕单一材料隔层的厚度和层位开展,对秸秆和砂层以及砂层粒径水盐调控效应差异研究较少,对秸秆和砂子组合建立的隔层改良效果也不明确。为此,本研究采用室内土柱模拟试验和田间定位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系统研究:(1)通过土柱入渗和蒸发模拟试验,以无隔层处理(CK)为对照,研究了砂层粒径(细S
学位
土壤盐渍化干扰了中国甚至全世界内的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的稳定。内蒙古自治区拥有大面积的盐渍化土壤,影响了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盐渍化的土壤质量差、含盐量大,从而抑制植物的生长。利用盐生植物修复盐渍土越来越受到关注,由于盐生植物本身就具有较高的耐盐性,甚至部分盐生植物在适度盐浓度下更好的生长。研究表明,丛枝菌根(AM)真菌能够帮助植物适应盐环境、减轻盐胁迫,但是AM真菌对于盐生植物的调控效益却鲜有报道。
察哈尔火山群(包括黄花沟火山群和乌兰哈达火山群)是蒙古高原南缘全新世唯一有过喷发的火山群,因其火山类型多样、地貌标志清晰、锥体保存尚好、火口基本完整,被誉为研究第四纪地壳深部结构的天然火山“博物馆”,也是探索火山区生物群落演替、生物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理想模型。本文选取内蒙古察哈尔火山群为研究区域,广泛收集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形状,并借助扩增子测序技术测定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交叉多学科分
随着人类对天然草原动物产品需求的增长,载畜水平提升导致的大量畜粪归还改变了草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引发了一系列显著的生态系统效应。厘清畜粪分解的调控因素对于认识草原放牧生态系统动态机制和发展生态健康的草原利用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畜粪质量、气候状况、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群落对畜粪分解的影响,而土壤动物在畜粪分解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相对较少。粪食性金龟在粪块中的取食和活动,改变粪块的理化性质
玉米黏虫(Mythimna separata)是属于鳞翅目夜蛾科的农业害虫,主要危害玉米等粮食作物。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重要方法,而基于RNAi技术的寄主诱导的基因沉默(Host-induced gene silencing,HIGS)为培育抗虫转基因植物开辟了新途径。大多数鳞翅目昆虫的RNAi效率较低,因此提高RNAi效率是基于RNAi的鳞
学位
本文研究了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的抗性(Resistance,R)基因SRC7(SMV resistance cluster7)的作用机理。SRC7编码TIR-NBS-BSP蛋白,其中BSP(Basic secretory protein)是一种非典型的、功能未知的结构域。本实验室前期工作中,结构域截短实验证明SRC7TN(TN为TIR-NBS的缩写)对病
学位
土壤呼吸是地球物质循环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与调控大气中CO2的浓度并直接影响气候变化。中国草地碳储量在全球碳循环中有重要作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放牧、割草、围封不同利用方式下内蒙古羊草(Leymus chinensis)典型草原土壤呼吸各组成要素(根、土壤微生物)的呼吸水平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揭示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微生物呼吸变化对土壤呼吸产生的生态学效应,探讨不同利用
学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LUCC)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陆地植被变化是LUCC的重要表征,其可通过改变植被覆盖度、地表反照率等生物地球物理属性,调节地表能量平衡和水分循环,进而对区域气候要素和水分平衡产生重要影响。地处干旱半干旱区的毛乌素沙地作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典型的生态环境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