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致射流微细放电加工机理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y1314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放电加工作为一种非接触式加工方法,具有成本低、无宏观加工力等优点,在微细加工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通过控制单次放电的能量来获得极小的加工去除单位,具备微纳米尺度加工的潜力。微细工具电极的损耗及补偿一直是微细电火花加工的难题,尤其是纳米放电加工过程中,由于通常采用具有纳米尺度的探针尖端作为工具电极,因此电极尖端极易产生损耗,这也是制约纳米放电加工走向实用化的一个重要障碍。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动态场致射流作为工具电极进行放电加工的方法场致射流微细放电加工(Field Induced Jet Micro EDM)。该方法以直径可达到亚微米甚至纳米尺度的场致射流作为工具电极,而不存在电极损耗及补偿问题,且依靠毛细管效应和电场力作用即可实现电解液的自动供液而无需泵阀等元件。首先,针对场致射流微细放电加工的工艺特点,设计了场致射流微细放电加工装置,包括发射极、高压电源、液体介质及其它辅助部件等,建立了加工装置的模型,确保各部件之间配合良好。结合前期探索实验的研究成果,介绍了场致射流微细放电加工原理。其次,搭建了高速摄像观察实验系统,利用高速摄像技术拍摄和观察场致射流微细放电过程。实验发现,场致射流微细放电现象具有周期性,场致射流因尖端放电而崩溃后会在下一个周期再次生成,循环往复,其频率约为140~250Hz。最后,利用场致射流微细放电加工装置进行了加工不锈钢的工艺实验。实验发现,射流放电可以产生有效的材料去除,产生的单点放电蚀坑直径为2μm左右,表明场致射流微细放电加工是一种有效的微细加工方法。
其他文献
高校班集体作为高校大学生组织生活的基本单位,其合理的建设和科学化的培育将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文章从当前大学班集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入手,探讨引入
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也无论是历史还是今天,如何正确地、恰当地发挥道德与法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始终是议论不休的话题。现代化的社会对于其治理模式必然有更高和更新的要求。近来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南海古海洋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南海北部,南海南部则研究较少;研究内容中生物地球化学特别是分子有机地球化学比较欠缺,开展这方面
根据成土母质、土壤类型、人为耕作等因素在云南主要产烟区采集土壤样品,并同步采集烟叶样品和烟叶主产区主要使用的复合肥、钾肥、磷肥等肥料。样品消解后用LS-6500液体闪烁
目的:本课题旨在了解不同危险程度高血压病(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患者血浆中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s,CAs)(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变化,并对比雷米普利和尼群地平
金属柱撑黏土(PILC)能够在保证Fenton法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功效的同时,较好地克服Fenton法催化剂易流失、适用pH范围小等缺点。介绍了金属柱撑黏土制备的新进展,总结了柱撑黏土单
铝铁合金质量轻、耐热、耐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当以普通铸造方法生产时,由于形成粗大的针片状Al3Fe相,合金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塑性较低,不能满足实际工程需要。本文研究了成形
植物自交不亲和性是植物花粉—雌蕊相互识别,防止其近亲繁殖的重要机制,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的研究热点之一。蔷薇科果树如梨、苹果、李子等表现出自交不亲和性,该反应由S位点(S-
“氧化物冶金”技术提出之后,受到了冶金和材料学术界的重点关注和广泛研究。它是通过利用钢中弥散、细小的氧化物夹杂促进形成晶内铁素体来细化组织,从而提高钢的韧性。国内
课题针对新型、高效、绿色的螺纹旋风铣削技术,以大型螺纹旋风铣床为对象,紧扣大型螺纹工件旋铣加工多点变支撑、断续成型切削等特点,通过建立大型螺纹旋风铣削在线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