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万年来南沙海区古气候、古环境演变:分子有机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mengpia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南海古海洋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南海北部,南海南部则研究较少;研究内容中生物地球化学特别是分子有机地球化学比较欠缺,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了解热带海洋碳循环以及气候变化显得十分重要。 本论文选取位于南沙海区西太平洋“暖池”范围内的17962沉积物岩芯(7°11′N,112°5′E)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高分辨率采样。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套严格的适用于高分辨分子地层学研究的有机质分离与定量方法,并用以成功地分析了17962钻孔岩芯沉积物的有机质。 通过对314个沉积物样品的有机分析,检测出了正构烷烃、脂肪醇、脂肪酸、长链不饱和脂肪酮、C30—C32长链烷基二醇等有机化合物。在此基础上提取了相关的古海洋学指标如海洋表层古生产力等的变化。C30长链烷基二醇的稳定碳同位素值在-30.17~—38.98‰之间,反映出其先质为水生生物——海洋黄绿藻Eustigmatophytes。计算C30和C32的相对比值获得二醇参数(diol indices),发现本柱状样二醇参数的变化指示了南海3万年来的古海洋及古气候变化:南海经历了从半封闭到开放的演变,Heinrich冷事件及在Heinrich事件之间出现了一系列的百年到千年尺度的气候事件,即D/O循环;全新世的Younger Dryas事件在二醇参数上都有明确的反映。由C30烷基二醇和长链不饱和酮含量分别计算出的黄绿藻、颗石藻古生产力揭示出南沙海区末次冰期的古海洋环境及古气候是不稳定的,两类浮游藻类的生产力在冰期都出现了较大的波动:黄绿藻、颗石藻的生产力在末次冰期都比全新世高,特别是在H3时都出现了生产力增大的事件,这一方面是由于末次冰期东亚冬季风活动加强,本海区上升流增强;另一方面则是因此时陆源营养盐的输入增多,引起海洋生产力增高,而且对于本海区来说,后者可能是比较重要的。 对于陆源指标,如高碳数类脂物的古堆积速率,一方面反映了陆源物对南沙海区海洋沉积的贡献,另一方面揭示了造成末次冰期南沙海区陆源物质输入增高的古气候事件。高碳正烷烃、长链脂肪醇、长链脂肪酸的单体化合物稳定碳同位素δ13C值:-34.15~—28.61‰、-35.79~—26.56‰、-31.75~—27.12‰都显示了其陆源C3植物输入的特征。C3植物的发育表明末次冰期的普遍干旱化在这一地区并不存在。同时这些化合物的堆积速率在H3都出现了极大值,与水生生物来源的生物标志物的变化一致,反映出在南海海平面降低,粪它陆架出露背景下这一时期丰富的季风降雨导致河流洪水泛滥,从而引起南沙海区输入的陆源营养元素增多,黄绿藻、颗石藻海洋表层生产力的增高。 17962柱状样沉积物有机分于化合物记录的古气候事件同格陵兰 GRIP冰芯氧同位素记录的古气候事件具有良好的可对比性,反映了南海与高纬度地区的古气候变化存在遥相关,季风可能是它们相互联系的纽带。
其他文献
倾销与反倾销是国际贸易中一对相伴相生的矛盾,也是我国对外贸易急需探讨解决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以我国新闻纸首例反倾销调查案作为基本案例,运用经济学的原理方法,通过对倾销
胡适世界主义思想中的民族主义关怀罗志田余英时先生说,胡适在美国留学的七年“是他一生思想和志业的定型时期”①。胡适选择的志业就是要为中国再造文明,以为中国不亡的远出,而
随着二次元亚文化在国内的迅速蔓延,二次元亚文化的受众分布范围由原先主要聚集在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代表一线二线城市,逐渐向三线、四线城市扩大。本文结合襄阳本地动漫展
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其比强度高于铝合金和钢,实现产品轻量化的同时,但镁合金在力学性能特别是在塑性上的缺陷十分明显,降低了其后续的塑性加工性,使得加工成本提高。大多
TC4钛合金(Ti-6Al-4V)是目前最为重要的生物医用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人体的关节、骨等硬组织的修复和替换,然而将钛及钛合金直接植入到人体中存在生物活性较差,结合强度较低、需要
近代中国人被坚船利炮所击败,乃意识到需要师夷长技以制夷,这样一条向西方学习的思想理路,是后人相对熟悉的。但历史并非仅此单调。由于意识到中国有以主待客的优势,最初相信
本文首先对目前城市交通状况作了介绍并提出了发展城市交通控制的必要性,然后对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各个发展阶段作了总结,最后指出了未来的城市交通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液压油缸由于其工作环境的多为高温、潮湿,因此其表面经常会出现腐蚀,磨损等失效形式,而在修复过程中,如果采用整体更换则会使成本过高,因此人们多采用表面强化技术对其进行局部的
高校班集体作为高校大学生组织生活的基本单位,其合理的建设和科学化的培育将有助于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文章从当前大学班集体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入手,探讨引入
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也无论是历史还是今天,如何正确地、恰当地发挥道德与法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始终是议论不休的话题。现代化的社会对于其治理模式必然有更高和更新的要求。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