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理化因子对鳗池优势微藻生物学效应研究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NICH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N、P浓度及N/P、Cu2+、Fe3+、pH以及六种水产常用鱼药对鳗池优势藻类生长及竞争的影响。结果如下:1、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最适生长的N、P浓度范围分别为N:150mg/L-350mg/L和P:0.005mg/L-5mg/L,小球藻的最适N、P浓度范围为N:25mg/L-250mg/L和P:75mg/L-100mg/L,四尾栅藻的最佳N、P浓度范围为N:25mg/L-150mg/L和P:50mg/L-100mg/L。2、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对Cu2+比较敏感,Cu2+40μg/L-640μg/L对微囊藻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显著,而该浓度范围的Cu2+对于小球藻和四尾栅藻则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4株藻的竞争实验中,对照组的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占优势,Cu2+40μg/L和640μg/L浓度中小球藻和四尾栅藻逐渐占优势,当Cu2+浓度达到1280μg/L时,4株藻均受抑制。SOD和MDA的检测结果显示,随着Cu2+浓度的上升,4株藻的SOD酶活力先升后降,3、铜绿微囊藻与小球藻均存在铁限制,其中缺铁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限制较为显著,当初始F e3+浓度为0.1μmol/L时,其生长曲线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铜绿微囊藻的μmax出现在25μmol/L,小球藻的μmax则出现在20μmol/L;当Fe3+浓度为100μmol/L时,2株藻的生长均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此时的生长速度仍高于低Fe3+组。4、pH对两株藻的生长及竞争关系都有显著的影响,铜绿微囊藻在pH8-pH11范围内生长良好,其最佳生长pH值为9,而小球藻则在pH7-pH9之间生长较好,其最佳pH值为8。共同培养的实验结果显示碱性环境中铜绿微囊藻的竞争优势强于小球藻,pH8-pH10中β值大于α值,而pH7时小球藻占优势,α值大于β值。5、二氧化氯、二氯海因、敌百虫和高锰酸钾对小球藻的96EC50依次为:176.63mg/L、61.68mg/L、212.97mg/L、3.72mg/L,其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效应强度分别为:高锰酸钾>二氯海因>二氧化氯>敌百虫。而甲苯咪唑和土霉素在本实验浓度范围内则可以促进小球藻的生长,且随着浓度的增大小球藻的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均逐渐递增。6、二氧化氯、二氯海因、土霉素、敌百虫和高锰酸钾对铜绿微囊藻的96EC50依次为:2.09g/L、66.26mg/L、93.85mg/L、153.54mg/L、1.62mg/L,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应强度分别为:高锰酸钾>二氯海因>土霉素>敌百虫>二氧化氯。而甲苯咪唑在本实验浓度范围内对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表现出积极的效应,随着浓度的增大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逐渐递增。
其他文献
本文以大瑶山自然保护区23个群落样地的调查资料为基础,对大瑶山自然保护区的植物群落进行了划分,对群落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分析与研究,探讨了12种不同森林植被类型
摘要:如何转化差生也就成为众多家长和教师探讨的课题,从本人几年来的体会感到,差生对学习产生逆反的情绪,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的一大困难。差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有家庭的、有社会的、有智力方面的,也有非智力方面的、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但大部分差生都是后天形成的,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会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提高,如何用“学会会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他们的学习是本文探索的主要问题,现把我的做法和体会
杂草稻(Oryza sativa f. spontane)是与栽培稻伴生的最重要的一种杂草,目前已经成为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稻田中的一种恶性杂草,它不但与栽培水稻竞争各种生长资源从而降低水稻的产量,而且红色杂草稻米粒混入稻米中降低了稻米的商品价值,已成为东南亚、美洲及欧洲地区水稻产量损失的最主要的杂草因素。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农业轻型耕作制度的推广,特别是我国南方旱直播、水直播和麦茬稻面积的扩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