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N、P浓度及N/P、Cu2+、Fe3+、pH以及六种水产常用鱼药对鳗池优势藻类生长及竞争的影响。结果如下:1、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最适生长的N、P浓度范围分别为N:150mg/L-350mg/L和P:0.005mg/L-5mg/L,小球藻的最适N、P浓度范围为N:25mg/L-250mg/L和P:75mg/L-100mg/L,四尾栅藻的最佳N、P浓度范围为N:25mg/L-150mg/L和P:50mg/L-100mg/L。2、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对Cu2+比较敏感,Cu2+40μg/L-640μg/L对微囊藻的抑制作用越来越显著,而该浓度范围的Cu2+对于小球藻和四尾栅藻则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在4株藻的竞争实验中,对照组的铜绿微囊藻和水华微囊藻占优势,Cu2+40μg/L和640μg/L浓度中小球藻和四尾栅藻逐渐占优势,当Cu2+浓度达到1280μg/L时,4株藻均受抑制。SOD和MDA的检测结果显示,随着Cu2+浓度的上升,4株藻的SOD酶活力先升后降,3、铜绿微囊藻与小球藻均存在铁限制,其中缺铁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限制较为显著,当初始F e3+浓度为0.1μmol/L时,其生长曲线呈现出负增长的趋势;铜绿微囊藻的μmax出现在25μmol/L,小球藻的μmax则出现在20μmol/L;当Fe3+浓度为100μmol/L时,2株藻的生长均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此时的生长速度仍高于低Fe3+组。4、pH对两株藻的生长及竞争关系都有显著的影响,铜绿微囊藻在pH8-pH11范围内生长良好,其最佳生长pH值为9,而小球藻则在pH7-pH9之间生长较好,其最佳pH值为8。共同培养的实验结果显示碱性环境中铜绿微囊藻的竞争优势强于小球藻,pH8-pH10中β值大于α值,而pH7时小球藻占优势,α值大于β值。5、二氧化氯、二氯海因、敌百虫和高锰酸钾对小球藻的96EC50依次为:176.63mg/L、61.68mg/L、212.97mg/L、3.72mg/L,其对小球藻生长的抑制效应强度分别为:高锰酸钾>二氯海因>二氧化氯>敌百虫。而甲苯咪唑和土霉素在本实验浓度范围内则可以促进小球藻的生长,且随着浓度的增大小球藻的密度和叶绿素a含量均逐渐递增。6、二氧化氯、二氯海因、土霉素、敌百虫和高锰酸钾对铜绿微囊藻的96EC50依次为:2.09g/L、66.26mg/L、93.85mg/L、153.54mg/L、1.62mg/L,其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应强度分别为:高锰酸钾>二氯海因>土霉素>敌百虫>二氧化氯。而甲苯咪唑在本实验浓度范围内对于铜绿微囊藻的生长表现出积极的效应,随着浓度的增大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逐渐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