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静脉溶栓是目前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s,AIS)最有效的方法,其疗效具有明显的时间依赖性。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绿色通道的优化改进,对AIS患者入院至接受阿替普酶(rt-PA)溶栓治疗的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使用rt-PA静脉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2例,根据DNT的不同分为延长组(DNT>60 min,n=42)和非延长组(DNT≤60 min,n=40)。通过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AIS患者DNT延长的影响因素。将急诊绿色通道优化后的患者设为优化组(n=45)(2018-12—2020-01),优化前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37)(2018-01—2018-11)。优化改进患者从发病到接诊时间、会诊到达时间、完成采血时间、检验科接受血标本时间、报告检验结果时间、接诊到CT完成时间、CT完成到谈话签字时间、签字至开始静脉溶栓时间、DNT。比较2组患者溶栓后24小时、发病第7天、发病第90天NIHSS评分及mRS评分。结果:82例患者中男性47例,占比57.31%,女性35例,占比42.69%,两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年龄比较,非延长组年龄较延长组小。在交通工具方面,选择乘坐公交车的院前转运时间中位数最长,选择救护车院前转运时间最短;急诊分诊方面,两组无统计学差异。两组的血压、血糖比较,延长组的较差;溶栓决策时间比较,延长组显著长于非延长组;入院时NIHSS评分比较,非延长组高于延长组。急诊降压、降糖、绿色通道等因素两组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经过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诊降糖、院前预通知、急诊降压、绿色通道、谈话时间、电梯等待时间等都可以影响DNT。优化急诊绿色通道后,DNT由对照组的87.97±52.32min缩短到优化组的57.27±21.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h、发病第7天、发病第90天NIHSS评分及mRS评分比较,优化组均较对照组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接诊到会诊到达时间、接诊到CT完成时间、CT完成到交代病情谈话签字时间及签字完成到开始静脉溶栓时间比较,优化组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完成采血到检验科接受标本时间、检验科接收标本到报告检验结果时间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年轻、合并心房颤动、血压血糖水平达标、发病到入院时间短、决策时间短及入院时NIHSS评分较高的AIS患者,发生院内DNT延误的风险较低。通过对急诊绿色通道的优化改进,对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DNT的可控因素进行质量管理,能明显缩短DNT,降低患者溶栓后24小时、发病第7天、发病第90天NIHSS评分及mRS评分,从而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