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患儿瘀血积分及 sICAM-1、sVCAM-1、sP-选择素表达水平的临床研究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HSP不同临床类型(肾脏无损伤型、单纯血尿型、血尿加蛋白尿型)各组血清和尿液中粘附分子sICAM-1、sVCAM-1和sP-选择素表达的情况,探索尿中粘附分子sICAM-1、sVCAM-1和sP-选择素与肾脏损伤的相关关系;分析不同临床类型间瘀血积分的差异,探索瘀血与尿中粘附分子及肾脏损伤的关系。   方法 HSP患儿57例,按入院当时有无累计肾脏损伤分为无肾损组(NO-HSPN) (25例)、血尿组(11例)、血尿加蛋白尿组(共21例)。选取健康儿童10名作为正常组。入组后即留取血清、尿液。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及尿液中sICAM-1、sVCAM-1和sP-选择素的表达;采用酶-底物直接显色法测定尿NAG酶;根据中医瘀血症候积分表进行瘀血评分。分析NAG酶与尿中粘附分子表达的相关性,尿中粘附分子和瘀血积分的相关性。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血尿组和血尿加蛋白尿组瘀血积分高于NO-HSPN组,但血尿加蛋白尿组和NO-HSPN组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   2. 各组间血清sICAM-1表达无明显差异。尿sICAM-1在正常组、NO-HSPN、血尿组、血尿加蛋白尿组表达逐渐增多,且血尿加蛋白尿组与正常组比较具有显著性(P<0 . 0 5 ),血尿加蛋白尿组和 NO-HSPN比较具有显著性意义(P<0 . 0 1 )。血清sVCAM-1在正常组、NO-HSPN组、血尿组、血尿加蛋白尿组含量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尿中sVCAM-1在血尿加蛋白尿组的表达显著性高于正常组、NO-HSPN组、血尿组,在正常组、NO-HSPN组、血尿组各组之间无差异。血清sP-选择素在NO-HSPN组、血尿组、血尿加蛋白尿组含量均高于正常,有统计学意义。尿sP-选择素正常组、NO-HSPN组、血尿组、血尿加蛋白尿组表达升可见依次升高趋势,但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3. 在血尿加蛋白尿组中,尿sICAM-1和sVCAM-1的表达与尿NAG酶的表达具有正相关性(r=0.535,P=0.020;r=0.431,P=0.014)。   4. 在血尿加蛋白尿组中,尿sICAM-1和sVCAM-1的表达与瘀血积分的评定有正相关关系(r=0.447,P=0.020;r=0.563,P=0.023)。   结论 1. 血尿加蛋白尿组瘀血积分明显升高,通过对各组瘀血积分的比较提示瘀血参与了HSP肾损害过程,且瘀血对血尿加蛋白尿型的作用强于单纯血尿型。   2. 血尿加蛋白尿组尿中sICAM-1、sVCAM-1表达增加,通过综合分析血清和尿液中粘附分子表达情况提示血尿加蛋白尿组尿中增加的sICAM-1、sVCAM-1可能来自受损伤的肾脏,不是来自循环。尿中 sICAM-1、sVCAM-1 可以反映肾内ICAM-1、VCAM-1表达的水平。   3. HSPN患儿血尿蛋白尿型尿中 NAG酶与尿中sICAM-1、sVCAM-1表达的正相关性进一步证实:尿中来自肾内高表达的ICAM-1、VCAM-1可能参与肾小管的损伤。   4. HSPN患儿血尿蛋白尿型瘀血积分和尿中sICAM-1、sVCAM-1表达的正相关性提示瘀血可能促进肾内ICAM-1、VCAM-1的高表达从而导致尿中sICAM-1、sVCAM-1增加。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82例临床研究病例的分析,观察癌痛消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及或TACE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