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消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TACE术后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85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82例临床研究病例的分析,观察癌痛消颗粒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及或TACE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术后予基础治疗(保肝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术后予(基础治疗+癌痛消方)直至疗程结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肿瘤近期疗效、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及肝功能、AFP的变化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癌痛消颗粒对肝癌术后治疗的增效作用,以及在改善生活质量,预防和治疗术后不良反应等优势。所得数据采用t检验、X2检验、秩和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包处理。   结果:(1)临床研究显示,治疗组肿瘤近期疗效有效率为51.2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AFP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AFP与治疗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2)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73.17%,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3)治疗组生活质量Karnofsky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前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Karnofsky评分升高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4)治疗组术后4周血清AST、ALT较治疗前降低,与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血清AST、ALT、γ-GT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5)治疗组术后发热、腹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1)癌痛消颗粒具有明显的抗原发性肝癌作用,能明显提高肝癌术后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减缓肝癌进展,有效降低血清AFP水平。(2)癌痛消颗粒结合肝癌外科手术/TACE术治疗能显著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癌痛消颗粒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治肝癌外科手术/TACE术后治疗所导致的肝功能损害,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4)癌痛消颗粒能明显减少肝癌外科手术/TACE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术后疼痛、发热和恶心呕吐,提高肝癌临床综合治疗的疗效。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胃癌术后吻合口炎(Stomach cancer postoperative anastomotic inflammation,SCPAI)是胃癌术后常见疾病,亦是胃癌癌前疾病之一,为消化系统的常见难治性疾病。现代医
研究目的:  失眠是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治疗以药物为主,但是传统治疗很难达到治愈的目的,而且现阶段药物治疗容易产生严重的副作用及耐药性,故不推荐长期应用。因此,对于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