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升教师质量成为近两年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2014年8月我国教育部提出“培养卓越教师计划”,旨在提升教师质量;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全民教育全球质量检测报告》,报告中“师资质量提升”成为关键词。教师质量的提升需要同时做好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三个阶段的工作,而入职教育是连接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的桥梁。新教师入职教育受到各国共同关注。本研究利用文献法、比较法及案例法为研究方法,对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进行梳理,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特色及可借鉴性,力求促进我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包括问题提出、概念界定、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终身教育理论及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两个理论是新教师入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理论支撑。第三部分首先梳理了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历史进程,之后从总体上对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目标、主要构成做了分析。第四部分研究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具体实施,本部分结合美国教育部、全美教学与未来教育委员会的报告,综合提炼出新教师入职教育实践中最有代表性的四种形式,对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实施形式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从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变化分析出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实施成效。第五部分综合分析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特色,为我国新教师入职教育提供可借鉴性的分析。第六部分着重分析我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状况,提炼出可借鉴之处,从而丰富我国教师教育理论,促进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我国教育质量。本论文通过对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分析,提炼出美国新教师入职教育的特色,同时结合我国面临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将入职教育的相关政策具体化,注重对教学导师选拔及专业培训,成立入职指导委员会,加强监督考核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