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全球产业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贴着“中国制造”的产品飘洋过海,中国正在成为重要的世界制造基地。然而,工人队伍中高级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技师、高级技师年龄普遍偏高的状况,令社会各界人士忧虑。在全国7000万产业工人中,高级工只占3.5%,与发达国家40%的比例相差甚远,而技师和高级技师更是凤毛麟角,只有100多万。作为华中地区最大城市、老工业基地的武汉,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据统计,2002年,武汉技工人数缺口为6000人,今年达到1万人。 企业中的高级技能人才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品的质量,有的企业甚至面临“有订单来不及做、有图纸没产品”的尴尬局面。高级技师的缺乏已严重影响了武汉市实现“五大制造业基地”的宏伟目标。加快启动高级技能人才培训工程,尽快培养一大批既懂现代技术又会操作技能的高级技能人才,已经是当务之急。 全文一共分为七个部分,根据对武汉市现状的调查,结合国内外的先进经验,从我国的职业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政策的不完善入手,深入分析了造成高级技能人才奇缺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对技术人才不重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不完善、经费难落实、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人才成长通道不畅、政府政策欠缺等问题。根据这些问题,结合外省市的先进经验,本文提出了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加强职业教育建设、多渠道的开拓经费来源、推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制度、建立培养基地、校企联合、完善激励机制、加强政府政策的支持力度等一系列解决措施,最后文章还总结了一些优秀企业在培养高级技能人才方面的先进方法。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出了职业教育与学历教育同等重要的新观念;提出在企业中全面推行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准入制度,以便技术人才快速成长的新举措;开创“本科+技师”的职业教育新模式;推出把中等职业教育放到农村,把教育贷款扩展到农村的大胆设想等方案。相信这些方案将给武汉市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级技能人才,给武汉市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辉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