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命之流”是产生于中国“八五美术新潮”时期文艺界重要的艺术现象。20世纪80年代,国家经济、政治发生重大变革,西方现代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在这样一个迷茫、渴望、焦虑又富有激情的年代,艺术作品的主体意识逐步凸显,艺术的生命力在该时期的作品中厚积薄发,“生命之流”艺术现象应运而生,涉及美术、音乐、电影、文学等多个艺术领域。在美术领域,艺术家大多以群体的方式出现,其中,“西南艺术群体”就是“生命之流”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之流”是产生于中国“八五美术新潮”时期文艺界重要的艺术现象。20世纪80年代,国家经济、政治发生重大变革,西方现代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在这样一个迷茫、渴望、焦虑又富有激情的年代,艺术作品的主体意识逐步凸显,艺术的生命力在该时期的作品中厚积薄发,“生命之流”艺术现象应运而生,涉及美术、音乐、电影、文学等多个艺术领域。在美术领域,艺术家大多以群体的方式出现,其中,“西南艺术群体”就是“生命之流”艺术现象下的重要群体之一。“生命之流”的艺术家们有着相同的审美追求,在他们的艺术作品中,观者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激流涌动。“生命之流”的艺术家们在表现“生命意识”时强调体验的重要性,他们从自然中汲取营养,其作品躁动不安,仿佛急需冲破社会对于自我生命的压抑。而在具体的审美表达上,艺术家个体又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主要以“生命之流”艺术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将作品中生命之流美术的审美表现为主要研究内容,并通过艺术学理论、美学和社会学等多种角度来分析这一艺术现象,并以此为切入点,探讨“生命之流”艺术现象的审美价值。本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结合社会史料和西方哲学思想来阐释“生命之流”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根基;第二章通过全国各地“生命之流”群体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来分析“生命之流”艺术现象下艺术家共同的审美追求;第三章主要通过“西南艺术群体”这一代表群体的艺术作品来分析个体艺术家的审美价值;第四章则将具体艺术作品和笔者的个人观点相结合,对“生命之流”这一艺术现象进行反思。
其他文献
共情水平的高低是影响个体道德认知的重要因素,而道德推脱作为道德认知倾向的一种,使得个体难以激活个人认知中的道德准则,导致其行为决策偏离道德标准,进而实施欺负行为。本研究选取5-8年级1095名被试运用基本共情量表、青少年版道德推脱问卷及欺负与防御行为量表对青少年的共情、道德推脱及欺负行为的状况进行研究,分析道德推脱在青少年共情对欺负行为影响中的中介作用,以及性别在这一中介路径上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和强大引擎,在推动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中央一号文件中连续强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作为推进松滋市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逐渐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力量,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中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松滋市不断提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增强农业
《何谓文化》是文学家余秋雨先生的知名著作,阐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思考,在文化界影响巨大。该书既是余秋雨凝聚心血的重要论述,又是民众探索文化实质的指路明灯。因此,选择这本书中三篇论述文化的演讲稿进行英译,有利于提高民众文化自信和弘扬中国文化。本翻译报告基于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阐述如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解决翻译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报告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翻译项目的概述,包括对翻译材料的择取和介绍以
本试验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60只滩羊公羔(21±1.23 kg)被平均分配到6个试验组,日粮精粗比分别为35:65和55:45,蛋氨酸铬的添加量分别为0、0.75和1.50 g/d。通过对滩羊生长性能、肉品质和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分析,确定适宜的日粮精料水平和蛋氨酸铬添加量。通过对瘤胃发酵指标,瘤胃细菌DNA丰度、瘤胃脂肪酸组成和组织中相关基因表达量的分析,探究日粮精料水平和蛋氨酸铬添加对滩羊体
本文采用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对A、K、E、D四家公司的员工进行了深入的考察,试图研究办公平台媒介对企业白领员工工作和生活的改造、员工在面对这种改造时的策略与行动、以及在办公平台媒介的参与下,数字化的劳动控制系统何以稳定这三个问题。研究发现,办公平台媒介在沟通数字中介化、劳动时间在线化、协作可视化三个方面改造了白领员工的工作:办公平台媒介促成员工形成了高度依赖数字中介的沟通与工作习惯;并且,它
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是一个新鲜的教育话题,政府针对此教育乱象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各地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也在积极响应治理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本研究拟从江西省赣州市为研究对象,对其政策执行现状进行分析,在综合考量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各个利益主体的前提下,进而提出精准的对策建议,为江西省赣州市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治理提供借鉴,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稳步发展。本研究的研究内容如下:第一
早在史前就有人类开始为了生计圈养动物,后期随着人类生存模式的进化,圈养动物已经不单是为了生存果腹,收集奇珍异兽成为彰显个人社会地位的一种方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动物园逐渐成为串联自然界与人类城市生活的重要媒介。尽管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日渐密切,但由于经验和理念上的不足,国内目前对动物园的研究设计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缺乏方法性意见指导,相关文献主要集中在对国外典型案例的介
学业拖延是在发生在学业情境中的有意识而无必要的拖延行为。研究者发现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业拖延行为,并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当前对学业拖延的研究多是从其内部影响因素展开,较少有从影响学业拖延的外部因素展开,因而对学业拖延的具体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在班杜拉三元交互决定论及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出关于学业拖延的中介模型,即压力事件能够影响学业拖延,心理弹性也能对学业拖延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