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平衡报道在我国诉讼报道中的运用——以“富士康3000万起诉记者案”的报道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ai12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宽松和新闻理念的更加进步,我国传媒在实践中愈来愈重视平衡原则。本文分析了我国新闻平衡原则运用的现状,认为在很多领域的报道中平衡原则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是在诉讼案的报道中还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   本文以“富士康3000万告记者”案的报道为例,经过分析,得出诉讼案报道失衡易造成媒体审判,影响司法公证,造成社会动荡,影响媒体公信力的结论。并从我国的传统观念、客观因素、记者的主观心理、经济利益关系方面分析诉讼案易报道失衡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保持诉讼案平衡的方法:媒体要明确定位,引导舆论,积极借鉴西方媒体的经验,加强法律意识并积极与司法界协调关系,同时加强媒体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媒体的行业自律。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推进平衡原则在诉讼案报道领域更好的运用,使我国在各个领域的新闻报道中都能很好的运用平衡原则。
其他文献
本文作者运用社会心理学领域理论和跨文化研究的一些重要思想,对多种大众媒介中的少数民族形象进行分析,找出其普遍共性。得出在国家少数民族政策的指导下,媒介中对少数民族的表
期刊
军事文化传播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分支领域,它对于军事文化功能的发挥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当前以网络为主要推动力量的全球信息化发展进程中,军事文化传播应该也必须与网络传
谣言与人类社会相伴而生,互联网时代,网络谣言更是无处不在。谣言是人们处于情绪紧张和对外界环境不确定时的“通风口”,但它也给社会带来了危害。传播技术的发展究竟是扩大了谣
公益现象,一直以来都是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进入Web2.0时代,各类新型社会化媒体相继出现,基于此类社会化媒体的新型公益模式——“微公益”正快速兴起,我国社会公益慈善的事业模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央视前生)成立,到今天我国电视媒体已经走过了五十多年的风雨路程。随着信息消费时代的来临,通信业与电视媒体作为信息时代两大产业,其发展趋势越来越呈现
随着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电子媒介的“管制化’’和“去管制化’’乃是制度博弈中必不可缺的现象。这一现象的社会基础有着复杂的背景,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差异导致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