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岗岩崩岗不同层次土壤对聚丙烯酰胺吸附特征的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andu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崩岗是我国南方花岗岩低山丘陵地区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类型,径流冲刷和土体吸水失稳而造成的崩塌是诱发崩岗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探究崩岗侵蚀防治的新型有效措施是目前水土保持学科的重要课题之一。聚丙烯酰胺(PAM)作为土壤结构改良剂主要通过促进土壤小颗粒凝聚形成大团聚体的方式来实现对土壤结构的改良,达到减少土壤侵蚀的目的。目前大部分关于PAM应用于崩岗侵蚀防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适用性和增加入渗、减少侵蚀等方面,而针对PAM在花岗岩崩岗土壤中的吸附行为研究报道还较少,PAM滞留于土壤表层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也尚不明确。为了深入了解PAM在崩岗防治中的效果和作用机理,本文以典型花岗岩崩岗的三个土层:红土层、砂土层和碎屑层的土壤为试验对象,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PAM在花岗岩崩岗不同层次土壤中的吸附和滞留特征。结合吸附条件和吸附热力学定量分析,讨论不同层次土壤对PAM吸附机理和滞留规律,确定适用于崩岗土壤吸附PAM的等温吸附模型,以期为PAM在崩岗侵蚀治理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指标,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随着PAM溶液与土壤质量比例的增大,崩岗不同层次土壤对PAM的吸附量均呈现先迅速增长后趋于稳定的基本规律。当PAM溶液的浓度为100mg/L时,红土层和砂土层土壤中静置吸附的最佳液固比例是20:1;在碎屑层土壤中的最佳液固比例是25:1。当浓度为较低的100 mg/L和200 mg/L时,砂土层和碎屑层土壤平衡吸附时间为28~32 h;在300~500 mg/L浓度范围内,平衡吸附时间为20~24 h。(2)当浓度为100 mg/L时,PAM溶液可以在土柱中正常流动迁移,浓度增高到300~500 mg/L后,则迁移缓慢,难以下渗。随着浓度增大,相同层次土壤达到饱和滞留状态时所需的PAM量和清洗所需的去离子水量均减少。碎屑层土壤达到饱和滞留状态所需的PAM量整体少于砂土层和红土层土壤。(3)当浓度从100 mg/L逐渐增加到300 mg/L时,砂土层和碎屑层土壤的PAM吸附量呈现迅速增大的基本规律;浓度大于300 mg/L后,吸附量增加幅度变小。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拟合两个层次土壤对PAM的吸附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相关系数均达到0.9以上。(4)随着浓度的增加,PAM在土壤中的滞留量增大。相同浓度的PAM溶液对不同层次土壤的滞留量影响不同:红土层土壤滞留量最大,碎屑层土壤滞留量最小。(5)红土层土壤的PAM静态吸附量趋于零,远少于滞留量;砂土层土壤的PAM滞留量大于静态吸附量,而碎屑层土壤的PAM滞留量小于静态吸附量,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浓溶液试验中,溶剂吸附影响PAM的吸附量;不同层次土壤的理化性质差异;PAM在土壤中流动时除了分子间作用力还有机械捕集和水动力学捕集作用。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景观生态学和地图学为研究理论基础,以西洞庭湖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矢量图为主要数据源,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确定影响景观格局的环境敏感主导因子为:地貌、坡度、坡向
来自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TU/e)以及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CREOL)的研究人员近日在《自然-光学》杂志上发表文章,报告了光纤通讯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进展他们成功地在一种新型
本文通过对呼和浩特市青城公园和敕勒川公园两个城市公园景观的实地调查,结合公园景观设计理念与总体规划理念,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 ArcView3.3的解译下,运用景观格局分析软件 FR
本文选取锡林郭勒草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86~1999年NOAA-NDVI值和2000~2010年MODIS-NDVI值以及气温和降水量,研究了气候、植被变化规律,深入分析了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关系。主
黄骅古贝壳堤自然保护区紧邻渤海,保护区内酸枣种质可作为筛选枣抗盐碱砧木的重要资源,但是很少受到人们的重视,不断遭到破坏。本研究选取黄骅古贝壳堤36个酸枣类型,并以来自六个
本文对一类不确定性动态时滞系统,用线性矩阵不等式的方法,研究了其基于观测器的鲁棒镇定方法.该类系统具有状态时滞,其不确定性满足匹配条件. In this paper, a robust stabiliz
学位
为揭示黄连木(Pistacia chinesis Bunge)雌花芽分化规律,以便实现对雌花芽分化质量和数量的合理调控,最终达到黄连木的高产、稳产,以不同分化时期的黄连木雌花芽及相应节位叶
1引言反馈型神经网络在优化计算方面的成功应用,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下面以连续Hopfield网络为例,介绍该网络的结构及其优化计算的功能。实际上:Hopfield网络的两种主要功能:
文章讨论了ⅤA族元素五配位化合物的立体化学构型,大多数五配位化合物具有三角双锥形(TBP)结构和四方锥形(SP)结构,并且倾向于形成六配位化合物,也讨论了键长、键角和结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