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一种或多种脂质的含量超过正常高限时的疾病,它是脂质代谢紊乱的结果,与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及肥胖症关系密切。中医学把高脂血症归属于血脉中的病变,为血中之痰浊,无外乎血脉不畅、气滞血瘀、痰阻脉络等经络气血的运行失常。而丰隆穴为祛痰之要穴,该穴在调理脾胃功能、调节血脂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并且近年有大量相关临床报道证实针灸对脂质及脂蛋白的代谢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达到血脉畅通、血脂降低的效果,其临床疗效是肯定的。但是,目前临床上对于特定穴的深入研究颇少,并且很多临床报道缺乏科学严格的设计与对照,其结果不能得到世界的公认。本课题正是基于此,采用大样本、多中心、随机、盲法的研究方法,观察电针丰隆穴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从而为丰隆腧穴主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于2003年9月~2005年12月选择武汉市中西结合医院针灸科、武汉市中医医院针灸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针灸科收治的高脂血症患者288例为研究对象。区组随机法分为电针丰隆穴组144例、药物对照组144例。患者均知情同意。电针丰隆穴组:取双侧丰隆穴,选用30号2寸“瑞琪尔”(NATURAL)牌一次性无菌毫针,以90°夹角快速刺入,进针1.5寸,接LH 202H型韩氏穴位神经刺激仪,等幅疏密波,电流强度8-12mA,频率2/100Hz,留针30min,1次/日。连续治疗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休息2天,连续治疗4个疗程,共29天。药物对照组:口服普伐他汀钠片10mg/次,每晚1次,连续治疗29天。检测治疗前后患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变化。结果:3个临床中心共纳入288例病例,247例完成临床研究,其中电针丰隆穴组127例、药物对照组120例。①药物对照组在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明显优于电针丰隆穴组[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个月药物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28±0.10),(2.93±0.11)mmol/L;(1.15±0.03),(1.87±0.06)mmol/L;电针丰隆穴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3.56±0.11),(3.71±0.10)mmol/L;(1.22±0.04),(1.39±0.06)mmol/L,P<0.01]。②两组在调节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电针和药物在治疗后29天,治疗结束后1、2个月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电针丰隆穴组分别为56.7%,57.5%,57.5%;药物对照组分别为62.5%,70.8%,74.2%,P>0.05)。结论:电针丰隆穴组和药物对照组均对血脂有较好的良性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