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too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不仅是举世瞩目的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重大战略问题。江泽民同志反复强调指出:“未来几十年,我国人口还将持续增长,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矛盾仍将十分突出”,“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跨世纪发展目标,必须始终注意处理好经济建设同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在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的情况下,认真研究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对促进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战略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积极借鉴国内外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针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特别是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实际,从界定和阐述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含义、内容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意义入手,在深入分析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进程、现状、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实现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在借鉴中外学者对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基础上,对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概括出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依据及意义。第二部分系统地分析了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状、问题及产生原因,并概括为三方面,人口方面原因、资源方面原因和环境方面原因。对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不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为实现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第三部分通过对发达国家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国际比较分析,找出其在解决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中好的经验进行借鉴。第四部分是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索出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互动是未来课堂的核心,未来课堂环境下的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和挑战。基于华东师范大学未来课堂环境,以初一语文课《紫藤萝瀑布》为例,详细介绍了如何基于未来课堂环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逐渐开始放松利率管制,推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迄今为止,世界上众多国家完成了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同时,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积极应对利率市场
任务型教学途径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自下而上的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语言在生活中的价值。教师从学习者"学"的角度出发,以话题为单位,以学习者现有语言水平、兴趣爱好
教育主体间性是我国主体教育研究的新视角。它的提出不仅使我们对教育主体的理解获得了新的突破,也使我们在处理教育活动中主体与主体间关系的问题上获得了崭新的思路。充分
通识教育是一种大学教育的理念。教育的实施需要通过课程来落实,通识教育也必须由通识课程来完成,这是一个由理想向现实转换的过程。高师院校作为进行教师教育的高等院校,其
<正> 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引起一场龙卷风。当我再次读到《混沌学》中的这句话时,不禁想起了人的命运。究竟是什么因素左右了我们的未来?是不是
经济的发展需要大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人才的培养则需要我们大力发展管理教育。 现代意义下的中国管理教育是顺应改革开放的需要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在短短二十余年的时间
安哥拉石油资源丰富,是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地区,也是中国主要的石油供应国与合作伙伴。目前中安石油合作成果显著,得益于两国良好的政治关系、经济上的互补性。但安哥
采用文献分析法,以2005-2014年间国内外深度学习的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从文献数量和内容两方面出发,对近十年来国内外深度学习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
在新世纪之初,人类正走进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信息技术正以其广泛的渗透性和先进性与传统产业结合,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