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和谐视角下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来源 :桂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l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设和谐社会,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等,明确指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和保健,建立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这一精神与生命教育理念相切合,成为推动我国和谐生命教育的决定性力量。生命的和谐是人们所有活动的根本和最后归属,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命的漠视现象使得人的生命、人与人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和谐。近年来,高校大学生频频出现伤害动物、漠视生命、缺乏对生命的尊重等等现象,甚至还有一部分学生还出现自杀、自残、凶杀等恶性事件,这表明他们需要得到更多的辅导。但是就目前国内高校而言,还没有真正把生命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本研究将从和谐角度入手,剖析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进而探讨大学生自我和谐、校园和谐和社会和谐三个和谐的统一实现,对大学生把生命教育的重要理念引入学校教学体系中,使其成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全新的视角正是本文研究的根本出发点。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前,网购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欢迎。无论是传统的制造业还是新兴的零售业和服务业,都利用网络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新方式。也成了许多企业商家销售商品和服务的新型模式。网络购物
导学案是新课改环境下出现的一种以素质教育为提前,以全体学生为对象,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积极创新的教育方式,是新课改理念下指导教育的一种学习方案。结合农村学
期刊
中国知识分子有着强烈的民族使命感,民主和自由是他们追求的目标。抗日战争时期,中日民族矛盾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民族危机之下,中国知识分子的民主与自由之梦被战争和国民
缩短间隔时间rn在军语中,枪支的后坐动作和子弹爆炸之间的间隔,被称之为“火光和爆炸时间”.在战斗中,这种间隔越短就越好.rn在对伊拉克动武的威胁下,这个概念在战争含义中和
美国五星上将艾森豪威尔说过这样的话:“由于得知双方部署是战争取胜的关键,所以运用谍报人员已成为现代战争中的普遍手段.”有些间谍甚至改变了战争的进程,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关系着亿万林农的生计,也关系着国家的生态安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是集体林权改革配套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林改确立了家庭承
抛锚教学法,就是教师给予学生一个真实的学习案例,引导学生在解决这个案例的过程中发现数学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这种给予真实的案例让学生全面学习数学知识的教学
许多专家断言,俄罗斯和美国之间爆发意外核冲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然而,即便如此,仍必须认识到这一可能出现的局面将带来极其高昂的代价.rn威胁的现实性在长达数十年的冷战期
▲美军现役最先进的航母为20世纪60年代设计的“尼米兹”级航母.该级航母虽然作战能力极强,但从发展潜力看,总体设计已饱和,在快速部署、作战能力、持续能力和“网络中心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