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壁圆锥管吸能特性研究与优化

来源 :福建工程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c1A2B3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汽车被动安全性是汽车设计研发中的关键环节,碰撞过程中缓冲结构和材料的吸能特性,对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护有重要意义。金属薄壁结构在碰撞事故发生时能有效耗散大部分冲击动能。围绕铝合金薄壁圆锥管大范围锥倾角(0°~40°)结构的吸能特性和优化开展研究,综合应用有限元法、理论分析和实验等研究方法,提出了具有多胞多孔结构的薄壁圆锥管,并进行吸能特性研究与优化,具体如下:(1)开展薄壁圆锥管轴向压缩下的吸能特性研究首先,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可靠性与准静态轴向压缩的可行性,选择合适的网格尺寸;然后,基于LS-DYNA软件对锥倾角φ为0°~40°、壁厚t为1mm~2.5mm的圆锥管进行准静态轴向压缩仿真,研究t和φ对薄壁圆锥管吸能特性和变形模式的影响规律,为进一步揭示薄壁圆锥管吸能机理和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2)提出大范围锥倾角(15°~40°)瞬时载荷修正公式并实验验证首先,基于Mamalis圆锥管瞬时载荷理论模型,对大范围锥倾角(0°~40°)瞬时载荷进行预测,并与仿真值对比,分析Mamalis瞬时载荷理论模型的适用性;然后,提出瞬时载荷修正公式,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分析法修正Mamalis瞬时载荷公式,结果表明修正值与仿真值的最大误差小于10%;最后,基于相似理论进行试验,验证修正公式的准确性。修正公式的提出为揭示大范围锥倾角薄壁圆锥管的压溃机理提供理论依据。(3)开展多胞多孔薄壁圆锥管的吸能特性研究与优化设计首先,基于大范围锥倾角的研究结果,选择t为1mm~2mm、φ为5°~10°的单胞圆锥管(Unicellular conical tube,UCT)进行优化设计研究,得到最优吸能特性的单胞圆锥管结构尺寸;其次,基于最优UCT结构尺寸,提出一种新型的具有多胞多孔结构的薄壁圆锥管(Multicellular porous conical tube,MPCT),并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最优吸能特性的多胞多孔圆锥管结构尺寸;然后,模拟实际轴向碰撞,对最优MPCT与等质量最优U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最优MPCT结构的总吸能比等质量最优UCT结构提升14.58%,初始峰值载荷下降53.49%,证明所提出的MPCT结构比传统UCT结构具有更好的吸能特性和更广泛的设计空间;拟合多胞多孔圆锥管平均载荷理论公式,理论值与仿真值的最大误差小于10%;最后,通过试验验证MPCT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无线电能传输主要分为电磁感应式、电场感应式、微波传导式以及磁耦合谐振式。相比于其他三种方式,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MCR-WPT)具有传递距离远,效率高,安全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成为该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随着支持无线充电设备使用率变高,对能够给多设备充电的设备需求变得强烈。目前针对多负载系统的研究多集中在静态工况下。然而在如无人机悬停充电或电动汽车动态充电等运用场景中,系统能量发射端与接收端
学位
先张法高强预应力混凝土板桩是一种新型永久性支护结构,满足建筑工业化形势下对于挡土止水、围护结构一体化全生命周期的需求,具有力学性能优越、机械化程度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防洪、涵洞桥梁、路基护坡、基坑支护等工程,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板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港口码头的钢板桩围堰以及基坑临时支护工程,对于预应力混凝土板桩的工程应用研究较少,导致其设计与施工缺乏理论依据。针对上述问题,以某人工
学位
工件的高精度检测是保证企业生产质量的必要环节,随着工业智能化的发展,直线轴承的加工精度和检测要求越来越高,采用传统人工的方法进行检测,不仅经济性差、效率低,且容易出现漏检、误检的情况。视觉检测技术具有精度高、速度快、非接触的优势,能够更好的满足现代化零件生产时的大批量检测需求。本文以直线轴承为例,从该零件几何特征的视觉测量研究分析出发,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针对测量需求,进行测量系统硬件和软件总
学位
蓬溪,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工诗文、善书画”之风历代传承,其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在蓬溪深厚的文化土壤中成长了一批实力雄厚的书法家群体,他们在书法艺术创作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书坛中脱颖而出,形成了著名的“蓬溪书法现象”。从1978年发展至今,“蓬溪书法现象”历经了40多年的发展,其中的代表人物依然在书坛有着很大的影响力。蓬溪书法群体是在蓬溪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背景的双重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其中的
学位
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促使我国的电力需求不断增加,配电网规模进一步扩大。如何从复杂的配电网中准确地判断配电网故障是该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于促进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现实意义。配电网故障定位旨在通过合适的数据分析技术发现故障并找到故障的具体位置,是解决配电网故障问题的核心技术。随着电气设备的更新换代,配电网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特别是大量智能化设备和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接入,设备间相互干扰导致的
学位
低碳烃(C1-C3)作为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原料,为满足下游加工的纯度要求,需要对其进行分离提纯以实现精细利用,传统用于分离低碳烃混合物的低温蒸馏与溶剂萃取法往往伴随大量的溶剂损失与能量消耗,因此开发用于分离低碳烃混合物的新分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由于其优秀的骨架多样性、孔道可设计性被认为在气体分离领域具有巨大应用潜力。氟阴
学位
CD56是一种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它可用于多种肿瘤的诊断与研究。CD56是目前最新的肿瘤分子标记物之一,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领域对CD56图像的研究正在兴起。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将深度学习的相关技术应用到医学图像处理中,以实现辅助医疗诊断。将深度学习的相关技术应用于CD56图像,有望提升CD56图像中细胞的识别和计数的效率与精度。然而在CD56图像中,细胞分布密集,细胞的大小变化很大
学位
优化问题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图像处理,交通运输等,元启发式算法是现代求解日趋复杂的优化问题的一种方法,能在精度和耗时上取得平衡。车辆路径问题是交通运输领域的优化问题,传统方法求解困难,倾向使用元启发式算法。本文主要对一些元启发式算法进行改进,并应用于车辆路径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花朵授粉算法全局探索能力差等缺点,提出改进花朵授粉算法。其中,在全局授粉阶段引入中间值花粉扰动,增强算法的全局
学位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我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增长,成绩斐然。短短42年间,我国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至2020年的10000多美元,人均GDP呈现了指数式飞跃。但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运行步入新常态,实现经济由“量”向“质”的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亟待解决的关键。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土地、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但在投入既定数量生产要素时,技术进步,即提高要素生产率才是保证经济
学位
聚乳酸(PLA)是从可再生资源获得的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而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但由于其固有的高脆性和低韧性,PLA的应用受到限制。本文采用热塑性聚氨酯(TPU)对PLA进行增韧,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备具有高性能的PLA/TPU合金。首先,采用原位开环聚合法制备出不同TPU含量的PLA/TPU合金(PTC),并对其进行结构、形貌和性能分析。结果表明,在PLA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