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同轴视觉传感的窄间隙焊缝跟踪方法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ia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激光焊接技术的广泛应用,焊接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为了保证激光焊接过程的精度和效率,提高焊接工件的质量,开发一套焊缝自动跟踪系统十分必要。因此,本文基于同轴监测技术与龙门式三维运动平台,从图像采集模块、控制模块、执行机构模块和人机交互模块等几个方面,搭建了激光焊接过程监控系统。本系统采用“PC+运动控制器、PA数控系统”的主从式控制系统架构,PC机作为上位机负责信号采集处理、参数设置、发送命令及图形化显示等,运动控制器与PA数控系统作为下位机负责与执行机构通讯,完成各项命令的执行和反馈。其中,运动控制器通过PCI接口与主控系统PC进行通讯,并通过信号适配器与PA数控系统进行信号交互,以实现龙门式三维运动平台各个轴的同步运动。如何实时识别焊缝偏差信息并对其进行纠偏,是实现焊缝跟踪的关键。目前广泛采用线性结构光进行焊缝识别,它对焊缝坡口的类型依赖性比较强,并不适用于结构特征不明显的窄间隙焊缝激光焊接。对此,本文采用激光点光源作为辅助光源直接对焊缝区域进行照明,采取基于视觉传感的同轴监测方法获取了焊缝图像信息,并采用以阈值分割和寻质心为核心的图像处理方法提取到焊缝中心点坐标。通过数学建模对焊接头的运动状态参量横向偏差、切线角度偏差、方位角度偏差进行了定量分析,经过建模分析发现,在焊接头的运动状态参量中,横向偏差能够很好地反映焊接头与焊缝之间的相对关系,且利用本文提出的图像处理算法能够很容易地获取横向偏差,满足焊缝跟踪实时性要求。然后提出了基于均值限幅滤波的数字滤波算法,能够显著提高采集信号的精度。为提高焊缝跟踪精度,本文提出了基于积分分离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以焊缝横向偏差e及偏差变化率ec为输入量,在内环以PID控制器的参数变化量△Kp、△Ki、△Kd为模糊控制器的输出量,建立两输入三输出的模糊控制系统模型,在外环以控制伺服电机的脉冲数量U为输出量建立PID控制系统模型。同时根据实时采集的焊缝偏差大小进行统计分析,提出了积分分离的思想,将焊缝跟踪过程分为模糊自适应PD控制、半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和全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可以减小超调量、消除稳态误差、提高响应速度,避免系统由PD控制转换为PID控制时产生较大的震荡,使系统平滑过渡,提高控制精度。最后采用Simulink对模糊PID控制器及焊缝跟踪系统进行了仿真分析,并设计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均值限幅滤波算法和基于积分分离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焊缝跟踪精度。
其他文献
以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正桥Ⅰ标段0-022号宽墩铁路简支箱梁40m下行式移动模架施工为例,简要介绍40m下行式移动模架的结构特点,并对40m下行式移动模架支架法拼装、铁路简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5年1月来江西省新余市新钢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6例作为
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到达了瓶颈期,同时国内正在经历大力反腐阶段。文章在疏理以往研究腐败与经济增长的文献的基础上,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运用1998—2007年31个省的面板数
生物数学是一门较新的学科,其目标是从数学的角度研究生物学中的实际问题.而传染病模型在生物学研究中尤为重要.由于大多数传染病反应扩散系统都是非单调的,这就导致对该类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困难.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类传染病模型的行波解及相关问题.本文第二章提出了一类具有饱和发生率的传染病格微分模型,并证明了一定条件下最小波速C*的存在性.首先,通过构造一个截断问题并结合不动点定理证明了当C>c*时,系
“互联网+”推动了移动互联网技术与现代产业相结合,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行为都可以被新兴IT技术转化为动态数据流,传统行业开始关注实时的、持续产生的动态数据,能够从动态数
微波加热技术是近些年来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型加热技术,与传统加热技术相比,它具有即时性、高效性、选择性加热、环保无危害等特点。为了能够更好利用微波加热技术,需要设计出
【目的】旨在验证本课题组构建的SF/CS支架是否符合组织工程人工皮肤替代物的基本要求,是否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并对其潜在的作用机制进行探讨。【方法】第一部分:通过冷冻干燥
背景:镁离子可通过自由基清除、细胞膜稳定、炎症抑制等作用降低血管内皮细胞对不利刺激的敏感性,调节血管内皮功能,但镁离子对内皮祖细胞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镁对子痫
微课程是现阶段人们追求高效、快捷的生活、工作方式的重要产物,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课堂无法克服的障碍,是现代教育不可逆转的重要趋势。本文主要探讨了微课程的内涵、微
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是对既有养老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有助于缓解养老服务供需失衡的现实困境,业已成为各地探索实践养老服务供给时的重要选择。该模式是在社区层面嵌入养老服务平台,优化配置多方为老服务资源,实现政府主导下的多元主体协作,最终以专业、全面的养老服务供给实现老年人多样化需求。构建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有助于在基层实现养老服务供给与需求的衔接,能够缓解政府和家庭的养老服务压力,更有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