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制度改革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涉及到从大学到中学,从国家民族到个人家庭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任何对高考的改革应该是稳妥而慎重的。近些年来,我国高考改革的力度加大,尤其是高考内容的改革倍受人们关注。作为“置身”其中的中学教师,关注高考,了解高考,研究高考,是必须和必要的。 本文试图通过回顾建国以来高考制度改革的历史,分析现状,借鉴世界高考改革的经验,来寻找和探索我国高考改革的前景。其间,又通过分析50年来历史试卷变化的特点,对今天的历史考试做出思考。 本文共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从高考的初创与探索、高考的停止、推荐入学、高考的恢复和重建、高考改革的多元化、高考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这六个阶段,回顾建国以来我国高考改革的历史。从中看到:高考改革是一个在不断吸取过去经验教训基础上,循序渐进的过程。 第二部分,从考试的选拔功能、对中学教育的导向作用、考生的自主性、会考的功能、考试评价手段、考试过程的科学性等六个方面,对我国当前高考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从“增负”还是“减负”;“综合”还是“拼盘”;“赋值”与“限时”等三个方面对综合试卷进行质疑,以便为高考改革和综合考试改革提供参考。 第三部分,在对未来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教育评价体系的改革等方面分析的基础上,借鉴世界各国高考改革的共同模式和发展趋势,提出我国高考改革应该朝着考试形式多样化、考试内容综合化、录取标准严格化的方向发展。同时通过对部分国外历史试题分析,提出自己对今后历史试卷命题改革的看法是:应该更加充分体现学科的科学性,现实性。 结束部分,提出高考改革的渐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