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义视阈下的《人·鬼·情》与《钢琴课》——中西女性电影个案比较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tw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性电影”是西方一个特定的概念,是与女权运动紧密相连的,此类研究的兴起与政治有相当大的关联。作为女性主义者用来批判现有体制的工具,此类电影十分强调的女性独立意识。西方女性电影优秀、成熟的作品层出不穷,新西兰女导演简·坎皮恩的《钢琴课》算得上是西方女性电影发展到高峰时期的代表作,影片对女性内心感触细腻圆润的描写,被称为“女性觉醒”意识的范本。然而对于中国大陆女性电影来说,基本上不是在一定的思潮指引下来制作电影的,其中所反映的女性意识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原发自然态”。其中黄蜀芹的《人·鬼·情》则第一次以自省的方式全面剖析了女性进入社会生活后的现实境遇和心灵世界,其精细的镜头语言和对现实世界的深刻理解征服了国内外的电影专家评委,成为公认的一部中国最成熟的“女性电影”。   本论文通过这两部荣获国际数项殊荣的女性电影《人·鬼·情》和《钢琴课》的比较研究,分析两部电影在女性意识、女性形象和女性主义理论借鉴上的异同。论文主要从女性主义理论视阈出发,运用文本细读分析法、个案分析法以及比较文学批评阐释法进行分析,希望能对今后中国女性电影的创作和理论建设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论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章简要介绍中西方女性电影发展脉络的异同,并简要概述《人·鬼·情》和《钢琴课》的剧情,指出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着重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以逐个镜头画面——“蒙太奇”出现前后为序,详细比较解析两部女性电影《人·鬼·情》与《钢琴课》中通过不同的叙事结构、剧情安排、镜头语言特色等方面所展现出来的女性意识。   第三章根据这两部不同女性电影中的不同女主人公——秋芸和艾达,分析她们在处理各自的社会形象、家庭形象、女性与男性的关系上的不同表现,从而突显出中西女性电影在表现女性形象上的差异。   第四章比较分析两部影片在造型手段、人物形象、艺术创作手法、叙事重心以及电影导演创作经历上的异同,从而对中国女性电影发展提出一些建议,并阐释论文中的不足。
其他文献
讨论一个利用标准C语言setjmp库函数实现的查询式协作多任务系统,给出完整的内核和样例程序并对源代码进行说明.该系统具有简单易用的特点,只需要编写存取堆栈指针的宏就可方
本论文从风雅层面探讨松尾芭蕉对杜甫的受容。作为开创了新俳风,将俳谐创作引向新境界的俳谐诗人,松尾芭蕉的一生和创作的作品都体现出深厚的风雅特点。从行为角度看,松尾芭
魏晋南北朝是连接上古汉语与中古汉语的重要阶段,东晋南方经师的反切材料为丰富这一阶段语音面貌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徐邈、刘昌宗、李轨反切是其中较为大宗的材料。本文运用
通过对42CrMo钢锻件中的白点进行研究,根据其性质、形成原因,采取相应的锻造工艺和方法进行控制和修复,以提高大锻件的锻造质量。 Through the study of white spots in 42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