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性Ⅲ类错合的生长改良治疗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cclong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使用前方牵引器配合上颌扩弓器对骨性Ⅲ类错合进行生长改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一例安氏Ⅲ类错合畸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男性,12岁,改良颈椎分析法显示处于CVS3期。Ⅲ类骨面型,上颌骨发育不足、后缩,下颌骨发育正常。恒牙合初期,上下颌双侧第三磨牙未萌出,双侧上颌第二磨牙均未萌,双侧下颌第二磨牙正在萌出,左侧上颌尖牙正在萌出。上颌切牙与下颌切牙、左侧尖牙呈反合关系。右侧磨牙中性偏近中关系,左侧磨牙近中尖对尖关系。上颌牙列拥挤3mm,下颌牙列有3.5mm散隙。上颌牙列中线无偏斜,下颌中线左偏1mm。上唇后缩,丰满度不足,软组织侧貌呈凹面型。无Ⅲ类错合畸形家族史。一期治疗使用前方牵引器配合上颌扩弓器,引导上颌骨生长及向前移动,纠正上下颌骨的Ⅲ类关系,在矢状向和横向上建立上下颌骨间的正常关系,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二期治疗使用直丝弓矫治技术,排齐牙列,调整牙弓前后段牙齿的牙轴,建立正常的覆合覆盖。整平牙弓,关闭上下颌牙弓中多余间隙,精细调整磨牙及中线关系,建立稳定的咬合。于患者开始治疗前、一期治疗结束后和二期治疗结束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测量上下颌骨的生长和位移,以及由颌骨改建对周围组织所产生的影响,同时,通过测量牙齿的移动,评估前方牵引对牙列造成的影响。结果:矫治疗程25个月,矫治结束后,上下颌牙列排列整齐,磨牙及尖牙关系达到中性,咬合稳定,上下颌牙列中线正,覆合覆盖正常。患者对矫治结果满意。⑴、硬组织矢状向变化:SNA(°)、Ptm-S值均增大,A点向前移位2mm,证明上颌骨向前移位,同时,ANS-Ptm、上颌牙弓长度均增大2.5mm,证明上颌骨长度有所增加。ANB值由-2.0变为3.5、WITS值由-10增大至-4,上下颌骨由Ⅲ类关系变为I类关系。UIE-Y和UIA-Y值分别增大7.0和6.0,UM1E-Y和UM1A-Y值分别增大5和4.5,证明伴随上颌骨的发育,磨牙和切牙整体向前移动。⑵、硬组织垂直向的变化:下面高增大明显,使得面部比例更加协调。上颌第一磨牙向下移动了6mm,MP-SN增大2°,提示下颌骨产生了顺时针旋转。⑶、软组织变化:患者上唇突度增大,下唇突度略减小,软组织侧貌由凹面型变为直面型或轻微凸面型,美观程度提高。结论:使用前方牵引器配合扩弓器对上颌进行的生长改良治疗,能够明显引导上颌生长并向前移动,纠正患者的错合畸形,改善患者的软组织侧貌。尤其适用于由上颌后缩所造成的Ⅲ类错合畸形患者,是一种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其他文献
在非线性系统的控制中,神经网络已成为强有力的工具.本文探讨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建模和控制领域的研究概况,并对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Neural network has become a powerful tool
本文是作者近几年来在研制乌鲁木齐市供热自动控制系统实践的总结,根据城市区域(集中)供热的特点,建立了“城市区域供热模型”。针对供热站多台锅炉并行运行的方式,确立了热负荷的
预计到时推新的楼盘71个,其中已知会推出优惠政策的楼盘共42个……据不完全统计,金九银十预计推新的71个楼盘中,已知有推出优惠的楼盘共42个,优惠占比59.15%。总的来说,新盘
高级室内设计师高级环境艺术设计师设计师“奥斯卡”TOP100名2008中国最具影响设计企业连续八年获全国性大奖中国设计50强中国室内设计33人从人民大会堂捧回奖杯的设计公司公
我局于1999年12月3日核发拆许字[1999]第202号房屋拆迁许可证,并以穗房拆字[1999]202号房屋拆迁公告予以公布。根据拆迁人的申请,现我局同意核发延拆许字[2015]第21号房屋拆
目的:对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的病种构成情况、各病种的发病变化趋势以及治疗和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方法:对2009年12月-2012年12月期间对在我院进行口腔颌面外科疾病住
目的:人工种植体被广泛应用于修复缺失牙,很好地恢复了缺失牙患者的美观及咀嚼功能,近年来被广泛应用。钛金属因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和耐腐蚀性,是目前理想的人工种植体材料
目的:1.回顾性研究颌面颈部多间隙感染患者的感染来源、致病菌群、易感人群、伴随并发症,探讨其病因、易感人群,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2.筛选出伴有糖尿病与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安氏Ⅰ类错牙合在不同类型的错牙合畸形中所占比例最大[1],乳牙期发病率为51.7%,替牙期为50.25%,恒牙初期为52.83%。而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与颅颌面生长发育有着紧
第一部分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差异蛋白的检测目的: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口腔黏膜疾病,该病顽固难治易复发且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