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排斥情境下注意焦点对大学生需要威胁的影响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erryby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排斥被定义为被忽视和被排斥在外,是一种普遍且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排斥会导致个体基本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控制需要和存在的意义感)的降低,但社会排斥对个体的影响是因人而异的。本文通过两个研究,检验注意焦点对维持社会排斥负面影响的作用。在研究一中,共108名有效被试,随机分为四组:OST-SFA自我关注排斥组(52人),OST-EFA外部关注排斥组(15人),INC-SFA自我关注接纳组(24人),INC-EFA外部关注接纳组(17人)。通过Cyberball程序将被试分为排斥和接纳两种情境并随即完成post-Cyberball中文版问卷1,随后被试进入一段时间的延迟期,在延迟期被试回答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将被试分为注意对内和注意对外组,最后完成post-Cyberball中文版问卷2测量被试的需要威胁程度。研究一结果显示在迟期中,注意焦点对需要威胁的持续没有影响。然而,自我关注排斥组被试的事后分析结果显示:在延迟期进行重新评价的被试比没有进行重新评价的被试需要威胁恢复地更快。研究一结果表明社会排斥会造成个体基本需要受到威胁;注意焦点对社会排斥的影响是双面的,个体只有进行自发的重新评价时,注意焦点才能有助于个体需要威胁的恢复。基于研究一的结果,在研究二中只有自我关注排斥组,共70名有效被试。实验二中被试完成网络小球范式后填写post-Cyberball中文版问卷1,随后回答四道注意焦点对内操作题目,被试一周后回到实验室完成post-Cyberball中文版问卷2与一系列个体差异量表。研究二结果显示在排斥后的延时期,进行重新评价的个体需要威胁恢复更快。个体差异测量显示未能进行重新评价的被试报告了更多的压力、焦虑和惧怕否定评价。因此,研究结果显示,低焦虑、压力和惧怕否定个体更倾向于进行重新评价,进而能够更快从社会排斥的负面影响中恢复。
其他文献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能综合反映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身情感的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今小学作文教学脱离生活的现象并未得到改观,教师仍旧处于作
数学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工具,数学素养更是现代公民必备的素养。而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对学生的数学情感体验、学习方式以及数学知识的习得和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影响,也是决
期刊
为了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贯彻并实施国家教育信息化的总体要求,教育部决定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宗旨是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