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黑一雄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日裔英籍作家,曾四次获布克文学奖提名,1989年获此殊荣。他的小说《千万别让我走》被《时代》杂志评为2005年最佳小说,并被列入1923—2005年100本最佳英文小说的榜单。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群器官库里的克隆孩子的故事。小说中所有的主人公都是克隆体,这使其看起来是科幻小说,但学界普遍认为,《千万别让我走》与科学毫无关系,而是对人性的隐喻。基于此观点,本文认为,鉴于克隆体自出生就属于无父无母的状态,克隆人的状态是对当代人文化孤儿和社会孤儿困境的隐喻。在对文本进行细读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斯图尔特·霍尔的文化身份与流散理论、后殖民批评以及相关的记忆研究理论,对这部小说中的文化孤儿与社会孤儿的隐喻进行了探讨。绪论部分介绍孤儿形象产生的背景,第一章指出,学生之所以成为文化孤儿,是因为其一他们舍弃原有的文化身份,体现在文本中即否认自己艺术家的身份,其二他们渴求一种新的文化身份却不可得,从而被迫成为了主流文化中的流亡者。第二章从爱情、友谊和事业的角度分析社会孤儿的隐喻,虽然这群克隆人自出生就无父无母,但黑尔舍姆为他们建立了类似的家庭关系,如爱情和友谊,不幸的是,他们被社会压迫的处境剥夺了他们维系这些关系的可能性,使得他们最终成为社会的孤儿,表现在文本里即是破裂的爱情、疏远的友情和孤独的职业追求。最后一章讨论了他们如何通过恢复对共同过去的记忆来克服这两种孤儿状态,表现的结果是集体家园得到重建,破碎的“家庭”关系得到修复,他们有了一个精神归属的家园。通过对《千万别让我走》这部作品中孤儿状态的挖掘和分析,本文得出结论,文化孤儿状态和社会孤儿状态是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人普遍面临的身份危机。石黑一雄的该作品是对这一危机的反思,并提出不遗忘“边缘历史”、通过回忆构建精神家园的解决措施,这一措施对化解孤儿身份危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