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流速和离子强度耦合对病原体在不同介质中迁移的影响研究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shuang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病原体对农田土壤和水体的污染频繁爆发,严重威胁农畜产品和饮用水的安全,同时也阻碍了养殖业有机废弃粪肥的农业循环利用。因此,探究病原体在土壤中的迁移和分布可为阻控病原体污染土壤和水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指导,同时还可提高有机粪肥安全利用水平、推进微生物土壤污染修复等相关工程技术的发展。本文选取可自发光的大肠杆菌652T7为模式病原细菌,使用纯净石英砂和表面化学性质改性石英砂为多孔介质,利用先进的IVIS Spectrum生物成像系统进行原位实时观测自发光大肠杆菌在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及分布情况,通过开展不同孔隙流速(3.55 cm/h、10.56 cm/h和21.3 cm/h)和不同溶液离子强度(2 m M、20 m M和100 m M)下的大肠杆菌迁移实验,对大肠杆菌在不同水力和静电力条件下的迁移和分布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揭示了水动力与固-液界面对微生物迁移的耦合影响及内在作用机制。该机制能够解释大肠杆菌在不同多孔介质中的迁移行为,为评估和预测病原体在异质土壤中的迁移效率提供了科学基础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增大孔隙流速会促进大肠杆菌在三种多孔介质(石英砂、腐殖酸覆盖石英砂、氧化铁覆盖石英砂)中的迁移;增大孔隙流速对大肠杆菌在石英砂和腐殖酸覆盖石英砂中的迁移促进作用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增强,对大肠杆菌在氧化铁覆盖石英砂中的迁移促进作用随着离子强度的增大而减弱;增大孔隙流速会减少大肠杆菌在介质中的滞留总量,但会增加其在柱体内的均匀分布程度。(2)增大离子强度会阻碍大肠杆菌在石英砂和腐殖酸覆盖石英砂中的迁移,但会促进其在氧化铁覆盖石英砂中的迁移;增大离子强度对大肠杆菌在不同介质(石英砂、腐殖酸覆盖石英砂、氧化铁覆盖石英砂)中迁移阻的碍或促进作用随着孔隙流速的降低而增强。(3)增大离子强度,减弱了大肠杆菌与介质间的优势静电作用力,而优势静电力又取决于介质的表面电性。当介质和大肠杆菌带相同的电性时,增大离子强度减弱排斥,阻碍迁移,当介质和大肠杆菌带相反的电性时,增大离子强度,减弱吸引,促进迁移。(4)石英砂覆盖改性显著影响大肠杆菌在介质中迁移的变化量和变化率。腐殖酸覆盖显著促进大肠杆菌迁移,氧化铁覆盖显著阻碍大肠杆菌迁移。低离子强度下变化量最大,低流速条件下变化率最大。(5)固-液界面DLVO作用吸引势能的变化是影响孔隙流速变化和离子强度耦合作用下大肠杆菌在介质中迁移变化的内在作用机制。DLVO作用吸引势能增加,孔隙流速增大对大肠杆菌的迁移促进作用增强,阻碍作用减弱。
其他文献
近年来,水环境中出现越来越多的新兴污染物,它们很难被传统生物方法去除,残留在水体中的这些污染物会危害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电化学高级氧化技术(electrochemical advanced oxidation processes,EAOPs)因其高效、易于操作等优点受到广泛重视,但其在处理难降解有机物过程存在矿化效率低,处理效果不稳定等问题,同时,在处理含氯盐有机废水过程中还存在生成有毒副产物问题
学位
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迅猛发展,电网动态无功不足、电压稳定裕度小、转动惯量水平低等问题凸显。作为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设备,我国研制的新型调相机具有容量大、瞬时无功支撑能力强、暂态无功响应快、能提供惯量等优点,在特高压交直流混联系统中应用前景广阔。在此背景下,本文对受端调相机配置、调相机失磁保护及调相机接入后交流保护定值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受端调相机配置方法缺少理论支撑的问题,以系统
学位
制动盘是轨道车辆盘形制动系统中的重要元件,其在服役中存在摩擦面热斑、裂纹等问题,危害制动盘的服役安全。开展高铁制动盘服役损伤及其演化机制研究,对深入了解服役制动盘的损伤形式及演化规律、保障制动盘安全服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本文以我国高速列车轮装铸钢制动盘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试验研究和仿真分析,研究了制动盘微观组织演变规律、摩擦面裂纹起裂机制、盘体材料力学性能变化、盘体残余应力和
学位
框架结构是由梁板柱组成,多应用于工业与民用的建筑结构。由于框架结构能有效节约下部空间,有利于车场整体布局的优化,北京丰台站首次提出将框架结构应用于铁路双层车场,包含高架高速车场和地面普速车场。框架结构车场具有体积大、梁柱连接节点受力复杂等特点,结构的应力和变形对温度、不均匀沉降、列车荷载等复杂荷载较为敏感,进一步引起上方轨道结构的几何形位和应力发生复杂变化。然而,框架结构作为新型的铁路高架车场缺乏
学位
近年来,监控摄像设备在交通枢纽、学校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大量安装部署,构成了大规模分布式的视频监控系统网络。视频监控联网带来了海量的监控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尤为重要。行人再识别(Person Re-identification,Person Re-ID)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出现在跨视域多摄像头监控网络中的目标行人进行匹配,从而达到对特定目标轨迹跟踪的目的。作为智能视频分析中的重要一环,其在智能
学位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持续调整,建筑能耗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份额逐年提升,以智能楼宇(Intelligent Buildings,IBs)为代表的终端用能单元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而主动配电网(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ADN)可以整合以建筑集群为载体的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DERs),并使其参与配电
学位
白光电致发光二极管(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WLED)因为其光线柔和,色温可调,节能环保,可大面积制备以及可应用在柔性基底上等特点被视为下一代固态光源最具竞争力的候选者。当前,基于有机发光层和胶体半导体纳米晶的WLED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前者大多采用真空蒸镀的方式制备原型器件,不利于大面积和柔性基底上的制备;而后者虽然解决了溶液制备的问题,但又受限于大部分半导体纳米
学位
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s)作为新一代显示器发展迅速,其廉价简易的商业化制备方法为溶液法,然而溶液法蓝色热激活延迟荧光(TADF)OLEDs的器件效率和稳定性仍然难以实现应用需求。由于小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器件在成膜过程中会导致分子聚集和无序堆积。在高亮度时,TADF OLEDs中激子密度集中导致其猝灭严重,非辐射跃迁的损耗会急剧增加。另外,有机材料中的电荷传输机制复杂,电子和空穴的注入和传
学位
状态监测技术作为提高电力电子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在倡导安全生产和智慧运维的当下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通过实时评估设备健康状态、及时预警器件老化程度来避免灾难性故障的发生,能够在提升运行可靠性的同时大幅降低维护所需成本。然而状态监测系统在电力电子变流器领域成功应用的案例并不丰富,理论研究与工业应用之间依旧存在一定距离。阻碍现有研究成果向工程应用推广的几个原因包括:对额外传感信息的依赖降低了应用可行性;对
学位
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每天都可以从互联网上浏览和下载大量的数字信息。数字图像作为数字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在信息交流和情感表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然而非法分子常常利用网络软件对数字图像进行恶意地篡改和非法复制并进行大量的传播,严重破坏了数字信息的版权。由于网络环境中的攻击类型和攻击强度的不可预测性,给零水印的稳定性带来了很大影响。同时,对于不同图像、相似图像之间的零水印难以进行有效区分。为此,本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