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生育政策调整后,将打破原有“2+1”的家庭模式,随之而来的是独生子女家庭逐渐减少而二孩家庭逐渐增多。由二孩政策引发的家庭教育问题开始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目前我国关于二孩家庭父母教养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因此,笔者阅读了国内外关于父母教养行为的文献和有关出生次序子女的文献基础上,选取沈阳市200名第二胎出生在“单独二孩”政策后的二孩家庭父母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实施调查。并选取了20个二孩家庭的父母对其进行较为细致的访谈。进一步研究出二孩家庭父母对不同出生次序子女教养行为存在的差异,分析出现差异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教养建议。本研究的研究重点:通过对二孩家庭父母对不同出生次序子女教养行为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探索父母对头胎和二胎在教养行为上是否存在差异。调查发现:父母对二胎在互动交流、关注帮助、间接支持和情感表达四个维度上的教养行为水平要高于头胎;在管教约束方面与二胎相比父母对头胎的教养行为更多。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与子女的年龄差、出生次序、父母的年龄、学历、职业、月收入、主要照顾者、所在地区和家庭类型等有关。研究结论如下:1.二孩家庭父母对不同出生次序子女教养行为整体水平较好。2.从整体上看,父母对头胎和二胎的教养行为差异明显,且父母对二胎的教养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头胎。3.在父母对不同出生次序子女教养行为的五个维度中,父母对二胎在互动交流、关注帮助、间接支持和情感表达方面的教养行为得分高于头胎,而在管教约束行为上头胎的得分高于二胎。4.家庭现实状况(地区、月收入、家庭类型)、父母的个人因素(学历、职业、年龄)等均与父母对不同出生次序子女的教养行为有关。5.子女的年龄差和出生次序的不同,父母的教养行为表现存在明显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