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M+DSP的视频处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来源 :武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ytfon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得视频处理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尤其是实时图像处理受到了广泛关注。近年来,DSP技术的不断发展,将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际系统中,并推动了新理论和应用的发展,对视频处理等领域的技术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随着网络、移动通讯和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也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本文分析了嵌入式系统、DSP技术、以及视频处理系统等领域的最近发展现状,结合本实验室在嵌入式开发、H.264图像编解码、DSP技术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实际开发经验,提出了采用TI C6000系列的TMS320DM642和ARM(S3C2410)为主体的硬件系统架构,设计了一种基于ARM+DSP的嵌入式视频处理系统。该系统将专门用于视频图像处理的DSP与在通讯和实时控制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ARM处理器结合起来,为嵌入式实时环境下一些复杂算法的实现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文中首先介绍了系统的相关技术及标准,包括控制端用到的ARM技术和处理端的DSP技术及核心处理算法H.264编码原理,给出了系统的整体架构及设计思路。整个系统分控制端和处理端以及两者之间的通信三个部分,控制端主要由一个最小系统、LCD及触摸屏和矩阵键盘构成,在ARM上移植了Linux操作系统,并在其上编写了外设驱动。处理端包括视频输入、输出模块、存储模块、网络传输模块,移植了基于基本档次的T264代码到DM642中,并进行了优化,完成了视频信号的采集和回显程序的编写,并将采集、处理、回显三个进程加入到BIOS中,实现了处理端的功能。两者通信采用HPI16模式的通信方式。最后,就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给出了测试效果图,并对结果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文章的最后,总结了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及其不足之处;给出了系统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的思路。嵌入式是未来发展的主流,随着本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必将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语音端点检测是语音分析、语音合成和语音识别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运用中,通常要求首先对系统的输入信号进行判断,准确的找出语音信号的起始点和终止点。这样才能采集到真
H.264是ITU-T与ISO/IEC联合开发了新的数字视频压缩标准,也是目前最先进的压缩标准。H.264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满足于不同网络环境和应用场合,如标清和高清电视服务、手机
IR-UWB系统以低占空比的超短(纳秒级)冲激脉冲作为载体,无需载波调制。与传统窄带系统相比,UWB具有更低的功率谱密度、更宽的带宽、高数据率和强抗干扰的特性。由于UWB信号经
高光谱解混是高光谱数据理解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旨在将光谱成像仪收集到的混合光谱信号用纯净光谱成分(端元)的叠加来表示,对应的权重就是所求的丰度向量。线性高光谱解混是比较流行的一种解混建模方法,它假设端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线性的,这样就使对混合像元建模变得简洁,并且使解决方案不依赖于观测到的物质的物理特征。然而,线性高光谱解混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由于空间分辨率不足的局限以及混合物质普遍存在的现
多天线系统,也称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可显著提高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与链路传输的可靠性,因而,已成为实现未来高速宽带无线接入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并且广泛应用于下一代
目标的录取参数精度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发展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随着作用范围的增大,录取目标的数据量随之增加,处理时间也随之增加。点迹凝聚是一种利用雷达回波信息提
随着Internet的飞速发展,网络由以前单一的数据网变成了多业务的综合数字网,它的设计有两大目标:一是保证各类业务的QoS要求,二是使网络的资源利用率达到最佳。因此,研究网络分组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及受体拮抗剂(ARB)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物,长期应用可降低糖尿病患者肾小球损伤、减少蛋白尿[1]。然而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发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