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GPS道路轨迹自动矢量化

来源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yj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车载道路测绘系统采集得到的GPS轨迹转化为道路曲线矢量图层是导航数据库生产的核心环节之一,但目前国内导航地图生产部门在此环节上所采用的技术较为粗糙,且主要依赖人工操作,严重制约了导航数据库生产的整体速度和质量。 本文在对导航地图生产工艺进行较详尽的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由GPS道路轨迹自动生成道路曲线图层的算法与工艺。即以累加弦长为参数的三次样条曲线来逼近实际的道路曲线,并在最小二乘逼近模型中加入了稳健估计,不仅能够得到符合实际道路几何模型的光滑曲线,并且消除了粗差点对曲线逼近的影响,实现了由低精度GPS轨迹逼近道路曲线的实用算法。考虑到上述算法的复杂性以及导航数据海量的特点,本文通过对轨迹数据进行分段处理使算法的执行效率达到了实用化的标准,又借助改进后的曲线简化算法实现了轨迹分段处理后的拼接问题以及冗余数据剔除。最终本文将GPS轨迹自动矢量化的算法以软件成果实现,通过实际数据测试,达到了预期目标。 另外,为了提高GPS道路轨迹数据的采集质量,本文在研究过程前期,设计并研发了一款GPS/DR组合定位接收机,实现了在地下、高架道路下、城市峡谷等GPS信号较弱地区的连续导航与数据采集。 结语评价了本文研究成果在整个导航数据生产体系中的意义,并指出提高导航数据生产效率的下一个关键点在于多种传感器数据的有效集成和智能化处理。
其他文献
本实验以相对干胶产量为依据,分别选取RRIM600×PR107、热研217×热研88-13、热研88-13×IAN873三个组合的杂交后代,以及9个不同亲本的高产品种为试验材料,以BSA法和RAPD技术对
本实验以东北天南星的叶片、茎、种子等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性别东北天南星的形态特征、生长规律、东北天南星茎、叶、花和种子的显微结构,同时研究了东北天南星种子的组织培养和种子的发芽率。结果表明:1、一年生东北天南星没有性别分化,只进行营养生长,5月中上旬发芽出土,6月中旬停止生长,7月初开始枯萎,生长期较短,多年生雌性和雄性东北天南星比一年生东北天南星生长期长,5月中上旬发芽出土,叶片和佛焰苞一同从叶鞘
该文以水稻、小麦和玉米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室温、45℃恒温和58℃热水等自然和人工加速老化过程的种子生活力系列测定,以及58℃热水老化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及染色体变异的测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
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农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
本文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绿磺隆、二甲四氯、盖草能和禾耐斯四种除草剂对胡麻安全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这四种除草剂对胡麻田模拟禾本科杂草及模拟阔叶杂
分子标记技术是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建立起来的以遗传物质DNA为基础的新型遗传标记体系。虽然其产生仅十几年时间,但已广泛应用于植物遗传育种,如构建分子遗传图谱、重要农艺性状基因的定位等。而宝贵的遗传学材料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比如非整倍体、单体、端体、置换系、附加系等。本研究将细胞遗传学材料与现代分子标记技术相结合,利用异源四倍体棉花的陆地棉置换系进行农艺性状基因染色体定位,...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是社会发展的首要条件。研究建立我国精确农业技术体系,大力发展信息化与自动化农业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对作物、土壤、环
可靠高效的实时交通信息采集是建立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随着GPS、GIS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利用安装了GPS和无线通信设备的浮动车采集交通信息,已经成为一种新的交通
本文以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油菜研究中心,通过甘蓝型油菜(039、E144)与青藏高原白菜型油菜浩油11种间杂交获得的66个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为研究对象,主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研究:(1)、考察新型甘蓝型油菜的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与亲本的差异,并筛选出优质农艺性状或品质性状的品系。(2)、在新型甘蓝型油菜品系中筛选出Polima不育系的恢复系和保持系。(3)、通过配合力测定探明新型甘蓝型油菜与普通甘蓝型油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