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术后早期免疫肠内营养对胃肠癌患者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应激状况及临床结果的影响,通过与术后早期标准肠内营养和术后早期肠外营养的比较,评价免疫肠内营养应用的优势。方法将72例胃肠癌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免疫肠内营养组(IEN组24例)、标准肠内营养组(SEN组24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24例)。另设空白对照组(24例)。IEN组于术后第一天起管饲免疫肠内营养液,共8天;SEN组于术后第一天起管饲标准肠内营养液,共8天;PN组于术后第一天起给予肠外营养支持,共8天。术前、术后第1、4、9天分别检测各组的营养指标、细胞免疫指标、体液免疫指标及炎症反应指标,并观察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感染性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支持费用及总费用。结果术前72例胃肠癌患者的ALB、PAB、TF、CD3、CD4、CD4/CD8、IgA、IgM、IgG均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CD8、CRP、C3及C4则高于空白对照组(P <0. 05)。术后第9天,三组患者营养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 05);IEN组CD3、CD4、CD4/CD8高于SEN组(P<0.05),显著高于PN组(P<0.01),CD8显著低于PN组(P<0. 01);IEN组IgG、IgA、IgM高于SEN组(P<0.05),显著高于PN组(P<0.01); IEN组CRP较SEN组和PN均显著降低(P<0.01),三组在C3、C4上无明显差异(P>0.05);IEN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较PN组提前(P<0.01);住院时间较PN组缩短(P<0.01);IEN组费用明显少于PN组(P<0.01),但与SEN组相差不明显(P>0.05);IEN组感染人次少于PN组,但三组之间感染人次差异不大。结论胃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安全、有效。在恢复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及节约开支方面,免疫肠内营养和标准肠内营养优于肠外营养,同时在总体上免疫肠内营养又优于标准肠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