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TS 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层间离缝内动水特性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0883927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现场调研发现,路基上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道床板与支承层间出现大量离缝,南方多雨地区,雨水进入离缝后,在列车荷载作用下,离缝内部的雨水会被挤出,出现冒浆现象。列车荷载与雨水共同作用下,层间损坏加快,直接影响着轨道结构的安全与耐久性。因此,研究列车荷载与雨水共同作用下,CRTS I双块式无砟轨道层间离缝内动水特性至关重要。(1)结合实地调研情况与国内外混凝土结构水伤损研究资料,归纳总结层间离缝的成因以及离缝的扩展演化过程,简要介绍了研究所用的流体、固体、流固耦合理论以及分析流固耦合问题的软件ANSYS-CFX。(2)设计了列车与水耦合作用下CRTS I双块式无砟轨道层间离缝内动水压力模型试验,研究离缝不同位置处动水压力变化特点;加载幅值与频率对动水压力的影响。对所有试验工况进行软件模型计算,对比分析,以此验证软件模型计算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软件模型计算与试验所得的动水压力变化规律基本—致、数值相差不大,因此,软件模型计算具有—定的有效性。(3)以路基上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为例,根据流固耦合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列车荷载与水耦合作用下,离缝内动水特性双向瞬态流固耦合三维计算模型。计算时,假设流体为均匀、不可压缩理想液体。应用数值分析方法(ANSYS-CFX软件计算),采用离缝内动水特性计算模型,研究离缝内动水特性。主要得到:列车荷载作用在双块式无砟轨道上时,层间离缝内动水压力和动水流速出现正负交替变化的现象。离缝尖端处动水压力最大,开口处动水压力最小,距离尖端越远,动水压力越小;离缝尖端处动水流速最小,开口处动水流速最大,距离尖端越远,动水流速越大。离缝厚度、离缝深度以及列车速度是影响离缝内动水特性的重要因素,动水压力和动水流速均随离缝厚度的增加而减小;随离缝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其中离缝深度超过1000mm后,动水压力与动水流速急剧增大;随列车速度的增加而增大。
其他文献
聚合物太阳能电池(PSCs)具有成本低、厚度薄、柔性好、质量轻、工艺简单、易于大面积生产等优点,被研究者广泛研究。目前报道的基于电子给体共轭聚合物和电子受体的富勒烯衍生物(PCBMs)的体异质结有机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已超过10%,发展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商业化应用已迫在眉睫。可通过设计合成新型聚合物给体材料得到高效率的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1)以苯并[1,2-b:4,5-b]二噻吩(BDT
互联网上的Web站点包含海量信息具有复杂的结构,很多站点往往使用个性化推荐系统来协助我们的用户方便快捷地找到所需信息,培养用户忠诚度。个性化推荐系统在当代信息社会具
该文首先回顾了城市客运交通结构的发展历史,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城市交通结构发展状态论,该论点将城市客运交通结构划分为四种状态:非稳定态、欠稳定态、亚稳定态和稳定态,
航海模拟器的模拟区域一般都会选择近岸海域,但模拟器中现有的海浪模拟方法却基本没有考虑海浪在近岸传播过程中受海底地形、海岸及海工建筑的影响而产生的各种效果。作者通过
发动机作为汽车的主要振动源之一,直接影响汽车的乘坐舒适性。在动力总成与车架或车身之间,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作为起弹性连接作用的部件,能有效减少、隔离发动机的振动传递到
光在生物组织中的分布是激光医学临床应用中人们主要关心的问题之一。理论上,只要知道一定波长下的组织光学特性参数,就可由辐射传输方程确定组织中的光分布。遗憾的是,至今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