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来澳洲华人移民与犹太人移民之比较——多元文化下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g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的澳大利亚,华人社团与犹太人社团是两个相当重要的群体。这两大社团大多数是从1945年以来移民澳洲的。本课题主要研究分析这两大社团的异同点--都有着散居中的母国情节。与此同时,本次研究也会试图探寻这两大群体在澳洲多元文化框架下是如何保持自身文化传统以及对于外部环境变化莫测的应对。有鉴于此,这两大群体的社会经济形态,文化发展,政治态度以及如何组织其内部结构都将成为本次课题的调查重点。 世界范围内,中国移民与犹太散居遍布各个角落,在人口数量上与其他国家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她们在文化,政治,经济方面有着众多的相似之处,同时她们又有许多的不同。本课题,笔者将以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实例,着重比较研究其移民历史,政治活动,经济形式,文化状态的异同。 首先本文第一章将以历史发展作为主线,介绍澳大利亚建立历史,华人与犹太人移民澳洲的历史。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澳大利亚是如何从一个“罪犯岛”逐步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现代多元文化资本主义国家;在澳洲华人与犹太人历史方面,我们将会看到,这两大群体在移民澳洲的各个阶段中所经历的种种不幸以及所创造的众多传奇。 其次第二章将论述澳洲华人与犹太人在政治上的活动表现及其异同,在这一章节中笔者将通过四个政治现象--排华运动、反犹主义、法轮功组织以及犹太复国主义--全面集中讨论两大群体在澳洲的政治现状,并针对其各自现状将二者进行对比,总结其不同表现的原因;第三章将主要论述两大群体在经济上的表现,在这一章节中,笔者将着重就华人、犹太人在经济结构,工作收入等几方面展开资料分析,从中我们可以轻易看到,二者的经济地位有着明显的不同,通过资料分析对比,本文将进一步探究其不同的原因;第四章主要论述本文的重要部分-文化。本章中笔者将以教育、婚姻、语言、宗教四方面为重点,通过资料分析,集中探讨两大群体所面对的及其复杂的社会环境以及在面对多元文化的急剧同化过程中,如何保持本民族的传统;第五章将主要分析两大群体在各自民族身份认同问题上所具备的特性。 最后,文章的小结之处综合论述了澳洲华人与澳洲犹太人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身份认同方面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结了本文的不足之处,并希冀开启下一步对于本课题的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述评的是德雷克·梅尔瑟博士关于思维是一种行动的理论。他的理论所针对的是当今认知科学和心智哲学都普遍认可的关于思维是发生在头脑里的一个假定。梅尔瑟博士认为思维
在当代,电子娱乐产业正在不断发展着。它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对社会传统形成了巨大冲击,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产生巨大的影响。而人们对电子娱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以及如
石涛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画家,《画语录》是他毕生绘画实践经验的高度总结,艺术美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在石涛的画论中,“化”是一个具有独特内涵的美学命题。它首先是指“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办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并取得了的一定的成绩。但民办教育所走过的道路并不平坦,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坎坷和困境,主要原因是合理回报和社会公益之间对立统
张之洞(1837-1909)是晚清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身系朝局疆寄之重者四十年”,在晚清“日之将夕”的政局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   《劝学篇》是张之洞于1898年完
学位
社会交往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尤其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创建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社会交往理论也是20世纪世界上最具前沿性和交叉性的课题之一,也是目前国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