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赤星病拮抗细菌筛选及其16S rDNA PCR—RFLP分析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hai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烟草赤星病是烟草的一类重要叶部病害,其主要病原菌为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 alterrrata (Fties) Keisslar),在烟草成熟后期危害十分严重,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防治烟草赤星病的化学药剂对环境和烟叶的污染日益严重,采用生物防治势在必行。本论文通过拮抗细菌的分离、平皿拮抗试验进行了拮抗菌的筛选研究,为此病害的生物防治奠定了基础。 本研究通过平皿拮抗试验分离测定了2,846株细菌菌株对烟草赤星病的离体防治效果。在平皿拮抗试验中,筛选得到B2、B4等22个对烟草赤星病表现出较强拮抗作用的菌株,B1、B3等114个菌株则对烟草赤星病表现出一定的拮抗作用。 上述136株拮抗赤星病的菌株经过16S rDNA PCR—RFLP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具有遗传多样性,归于3个系统发育分支。通过对B2、B4、B39、B44、B45、B58、B84、B98、B108、B109、B120等11株拮抗菌进行16S rDNA全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l株拮抗茵可以分为3个类群。16S rDNA分类结果和16S rDNA PCR—RFLP分析结果一致,但在个别菌株的归群上也存在一些差异。 菌株B75在温室盆栽测定和大田防效试验中,对烟草赤星病都有显著防效。因此利用传统的形态学特征观察B75的特征,发现此菌株革兰氏反应呈阳性,在NA培养基平皿上菌落呈土黄色,近圆形,表面干燥、起皱、不透明。进一步对葡萄糖产酸等10个生理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形态学观察结果,初步鉴定B75菌株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菌株B75进行16S rDNA全序列分析,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Blast同源序列检索,利用DNAStar软件与芽孢杆菌属的其它种进行同源性比对。结果表明B75与已报道的B. subtilis 16SrDNA序列(登录号:AY030331)有100%的相似性,且两者在系统发育树中处于同一个分支。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DNA全序列分析,确定菌株B75为B. subtilis的一个菌株。
其他文献
本文对小麦主产区(黄淮海地区中部)皖北地区(太和县)小麦主要害虫种类及发生规律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2005年至今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对指导皖北地区的小麦害虫绿色防控有一定
黄尾球跳甲是一种湖北近年来突然爆发的玉米新害虫,严重危害了湖北山区的玉米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在2002~2005年通过室内、田间试验对该虫的发生危害情况、生物学特性、
黄瓜(Cucumis sativus L.)是葫芦科(Cucurbitaceae)黄瓜属植物,我国各地普遍栽培,且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为我国各地夏季主要菜蔬之一。
中国市场经济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企业的市场营销模式也得到不断地更新、发展。然而,由于我国仍处于经济转型期,违反营销道德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企业的不道德营销行为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