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原生质体双链抗体展示平台的建立及大肠杆菌外膜抗体展示系统的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_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抗体是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分子,存在于血液和组织液中。它们拥有特异性识别并结合某种特定抗原的能力,从而被广泛地应用于科研和疾病诊断领域。随着抗体在临床诊断、特别是在直接用于人体治疗方面工作的开展,人们对抗体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不但要求抗体对抗原的亲和力要高,而且要求抗体的稳定性、专一性要好。这样的要求是传统的免疫小鼠获取杂交瘤的方法所很难满足的。得益于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抗体表面展示技术开始出现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新抗体的筛选以及已有抗体的亲和力进化。   抗体库的容量直接决定了筛选出目标抗体的概率和筛选出的抗体亲和力高低。但是,一个大容量抗体文库的建立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连接产物的转化效率较低,一般在106 cfu/μg DNA,超过108的文库就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作时间和精力,花费也是巨大的。而质粒的转化效率是远远高于连接产物的,一般商品电转化感受态细胞对质粒的转化效率都大于109 cfu/μg DNA,有些甚至可以达到1010cfu/μg DNA。为了利用质粒的高转化效率构建大规模的抗体展示文库,我们对Harvey的大肠杆菌原生质体展示scFv(单链可变区)抗体系统进行了改进,用双质粒分别表达ccFv(coiled-coil heterodimeric Fv)的VH(抗体重链可变区)和VL(抗体轻链可变区)部分,混合质粒电转化大肠杆菌,利用质粒的高效转化能力大大提高构建抗体文库的效率。不过ccFv抗体是否能应用于原生质体展示系统,还没有实验支持。我们的实验证明了,ccFv能够用于原生质体展示系统中,并且只有当VH和VL同时展示在原生质体表面时,原生质体才拥有结合抗原的能力;而表达了阴性对照抗体的原生质无法结合抗原。在此基础上我们测试了以ccFv为展示对象的原生质体展示、富集特异抗体的筛选系统。通过三轮流式筛选,能够将用阴性对照抗体按照1∶1000稀释的目的抗体富集到纯度接近100%。此方法的建立,突破了抗体文库构建的瓶颈问题,有望构建一个远超过scFv库量的ccFv抗体文库。   相对于原生质体展示系统,大肠杆菌外膜展示系统的宿主细胞在分选后仍能保持活性,直接培养后就可进行下一轮分选,更加方便快捷,避免重新建库导致的多样性丢失。但是,目前为止,大肠杆菌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于抗体的表面展示技术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在大肠杆菌外膜展示抗体的效率还不够高,研究者希望找到一种高效的运载蛋白来提高抗体展示效率。自转运蛋白(autotransporter,AT)和冰核蛋白(ice nucleation protein,INP)是人们研究最多的两种外膜运载蛋白,但还没有人比较过两者在展示抗体方面的差异。大肠杆菌还没有被广泛的应用于抗体的表面展示的另一个原因是大肠杆菌作为宿主,在高表达和展示异源抗体蛋白过程中的存活率不高。采用什么表达系统才能既保证够高的表达水平又维持较高的细菌存活比例还未见系统研究报道。在本研究中,我们系统的研究了Ag43β(一种自转运蛋白Antigen43的β结构域)和INPNC(去掉中间冗余序列的冰核蛋白的N端和C端)两种载体蛋白在强弱不同的三种启动子(T7、araBAD和lac)诱导表达的情况下,表达量、展示率、抗原亲和力以及宿主菌存活率的差异。我们发现,一方面,强弱不同的三种启动子效果上有很大差异:T7诱导展示的能力很强,但是存活率非常低;araBAD启动子能够达到很高的存活率,但是其展示能力太低;lac启动子相对能够比较好的平衡展示率和存活率。另一方面,Ag43β展示的抗体在抗原亲和力上优于INPNC展示的相同抗体,通过实验进一步发现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外膜展示中存在空间位阻问题。综合看来,由lac启动子驱动的、以Ag43β为载体蛋白的表面展示系统是最适的选择,为抗体外膜展示研究提供了参考和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视野检查是检查视功能的一项重要方法,而自动电脑视野仪是视野检查的一种有效仪器。目前,自动电脑视野仪在我国部分医院已经投入使用,但使用的软件多为国外进口,维护成本高,升级困难。因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IVS201A自动电脑视野仪分体机的配套软件具有较大的意义。论文介绍了人眼的视觉特性及视野仪的检测原理,分析了自动电脑视野仪的组成、功能和工作流程,给出了IVS201A视野仪分体机的技术参数;讨论了
三峡库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2000年以来退耕还林、长江防护林建设等一系列工程的实施使三峡水库生态屏障区土地利用/覆被发生显著变化,通过选择适宜的土地利用/覆
高分辨率雷达技术是现代雷达的重要技术,基于高分辨率雷达图像的目标识别也成为雷达目标识别领域中一个极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本文对基于高分辨率雷达图像的目标识别展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病理基础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及其神经纤维的丧失。多种因素与其发病有关,其中病理性高眼压可以造成视网膜的缺血低氧性损伤并导致RGCs最
转基因植物中病源微生物来源的抗性标记基因对环境和食品安全一直存在争议。发展植物源的标记基因是提高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主要策略之一。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PDS)是光合生
甲醛(H2CO)是最早存在于原始地球大气中的气态分子之一,它不但广泛存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中,也以游离态或结合态的形式存在于生物体内。甲醛可以造成蛋白质过度修饰、错误折叠、
本文对电力系统的业务特性和通信现状做了简单分析,指出现有电力通信网络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弹性分组环(Resilient Packet Ring,RPR)作为多业务传输平台,组建统一的电力
硅碳氮(SiCN)薄膜作为一种新型的宽带隙半导体材料,因其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使它成为当前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研究表明,它具有较高的硬度及优良的抗氧化、抗腐蚀、耐磨损、热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发光特性等。因此,对SiCN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选用简单易行的低成本的热丝化学气相沉积(HFCVD)系统在Si衬底上合成SiCN薄膜。系统摸索了制备工艺(衬底温度,N_2、CH_4和H_2流量,
细胞内物质运输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其主要形式是囊泡运输,在时空特异性和荷载蛋白特异性层面都需要精确调节。对内体系统起调节作用的蛋白中,最典型的是Sorting nexin蛋白家
铁电存储器是一种具有操作电压低、功耗低、信息保持时间长、写入速度快、抗辐射等优异特性的新型非挥发存储器,非常适合应用于嵌入式平台。目前主流的商业化铁电存储器是采用PZT材料来制备铁电薄膜,本论文对PZT铁电薄膜的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本文基于多层复合铁电薄膜能够将多种铁电材料的优良特性相结合的原理,采用溶胶-凝胶法在Pt/TiO2/SiO2/p-Si(100)衬底上制备了BLT、BLT/PZT、B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