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颗粒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

来源 :甘肃中医药大学(原名:甘肃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cl929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运脾颗粒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 dyspepsia,FD)伴抑郁、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运脾颗粒治疗FD提供有效依据并为其治疗开展新途径。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甘肃省中医院王自立名中医工作室和消化科门诊病例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前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症状总积分、单项症状积分、抑郁、焦虑积分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给予运脾颗粒,一次一袋,一日3次,餐后半小时服用。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成人每次餐前半小时服用10毫克,每日3次。服药4周后观察安全性指标(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三大常规、肝功、肾功、心电图、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和疗效性指标(中医症状积分、HAMA、HAMD积分),治疗2个月后随访,并详细记录相关数据。最后应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比,讨论治疗效果。结果:1.运脾颗粒组、多潘立酮组治疗前后在症状积分量表、HAMD和HAMA量表评分上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运脾颗粒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多潘立酮组(P<0.05)。2.运脾颗粒组在改善胃脘胀满、纳少便溏、嗳气泛酸、精神疲乏、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症状方面疗效显著;多潘立酮组对胃脘胀满、嗳气泛酸、食后腹胀、四肢无力等症状缓解明显。而对纳少便溏、精神疲乏、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症状缓解不明显,表明运脾颗粒组在改善大部分临床症状上优于多潘立酮组。3.两组治疗后HAMD症状除日夜变化和体重缓解不明显外(P>0.05),可能与观察疗程短有关,其余均明显缓解。运脾颗粒组能显著改善HAMA各项症状,多潘立酮组对HAMA躯体性症状缓解不明显,精神性症状明显缓解,组间比较,运脾颗粒组疗效优于多潘立酮组(P<0.05)。4.运脾颗粒组和多潘立酮组对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68%,表明运脾颗粒组在中医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多潘立酮组(P<0.05)。5.疗程结束后2个月复发率比较:运脾颗粒组2个月复发率5.7%,多潘立酮组2个月复发率18.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6.不良反应:运脾颗粒组有1例出现腹泻,多潘立酮组出现口干者1例,头晕,疲乏嗜睡者1例,症状较轻,能自行缓解,考虑为多潘立酮所致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所致,出现皮疹者1例,诉当日饮酒后受风,不排除酒精刺激所致,上述4例患者均能坚持服药,以上症状停药后均缓解,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运脾颗粒和多潘立酮片均能缓解FD患者的临床症状、抑郁、焦虑状态,运脾颗粒疗效明显优于多潘立酮片,因此,运脾颗粒是治疗FD伴抑郁、焦虑症状的有效方剂,不良反应轻,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在我国南方地区,气候变化剧烈并且长期处于高温高湿气候条件下,墙体的热湿迁移对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建筑能耗和室内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以多孔介质传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和企业经营者所面临的挑战和竞争越来越激烈,这无疑对企业经营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经营者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是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
目的建立预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急性尿潴留风险的预测模型病人。方法通过我院的数据库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12月于我院就诊、诊断为BPH并建立随访的患者,共225例,其中
以江西九江长江公路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采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建立了该桥的空间结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得到该桥的自振频率和振型。分析结果表明该
目的:探讨自拟龙甘消炎膏对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止痛消肿促愈合的临床疗效,为肛肠病术后的中医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方法:通过对10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均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初步探讨中医药(小活络丹)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丘脑痛的疗效、安全性,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本研究在系统总结中西医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丘脑痛的基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运动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并探讨针灸治疗运动性构音障碍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建库至2018年1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F)、维
故事化叙事是纪录片叙事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为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在遵循真实的前提下,对拍摄的人物和事件"故事叙事"的手段演绎,令纪录片的故事更具戏剧化。从观赏的角度来
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中,积极有效地使用建筑渣土可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解决土方、建筑材料远距离运输的费用困难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本文通
城市交通发展至今,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低能耗、少污染、强运输力、高准时性、高舒适性、高安全性,充分利用地下和地上空间及系统运营费用较低等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