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与生活——我的水墨人物组画创作浅谈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画的创作并非客观物象的再现和描摹,而是对物象深入感受之后的一种表达和宣泄,艺术创作本应该来源于生活,任何创作都不是凭空捏造的,都有着一定的生活基础,但仅仅对生活的简单描绘那不是真正的艺术,真正的艺术是高于生活的。  古代中国人物画表现最多的题材主要有:1)历史典故与帝王将相的描绘;2)宗教的人物画的描绘;3)社会风俗人情的风俗画;4)描绘宫廷妇女的仕女画。发展至今封建社会的覆灭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画的表现题材更多的是延续了宋代的风俗画,即与生活相关的现实主义题材,足以可见笔墨与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在表现形式上笔墨作为一种绘画语言可以呈现出各种千变万化的形态,不同的笔墨形式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表达各种题材;在内在的表现上笔墨也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表达,笔墨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不同情绪下的笔墨表现都是不同的。本文以自己的创作实践为例,通过结合自己的水墨人物组画创作,就笔墨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进行解析与探讨,从而搜寻到自己在水墨人物画创作的契合点。
其他文献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后媒体图像时代这个大的背景下新兴艺术家威廉·萨纳尔的艺术创作风格和主题研究。第一章介绍整体的环境时代背景,媒体图像的发展对社会审美和传统架上艺术带
沈曾植晚年书法成就斐然,这与他晚年的书法活动有密切联系。本文旨在讨论与研究沈曾植晚年的书法交游与应酬。文章的核心部分包括两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沈曾植与郑孝胥、康有为
早在2000年,中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7%,根据国际惯例,中国已成为老龄化社会。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诸多社会难题。其中“空巢老人”受到了
造型语言是绘画语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绘画创作中的核心和基础。本课题主要是对朱振庚的绘画造型语言进行个案研究与分析。剖析在20世纪整个社会变化、观念革新的大时代背景
文化资源资本化是指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的转化,是将文化资源通过有效的开发与市场化运作,突出其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进一步突显文化资源的潜在经济优势,发挥文化资源作用,是实现城
期刊
学位